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雲林國際糕餅文化節熱鬧登場

福爾摩沙藝術節系列活動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芳如、許美瑤雲林報導) 「2005雲林國際糕餅文化節」8日於北港糖廠舉行開幕典禮,文建會副處長禚洪濤、文化局局長林日揚、雲林縣議員蕭慧敏皆以糕餅大師服裝出現會場。來自各地糕餅業者齊聚一堂,由代理縣長李進勇與文建會副處長禚宏濤共同敲鑼下揭開序幕,共同迎接這國際級的糕餅盛會。

李進勇表示,北港有300多年歷史,過去是通商港,貨物集散地,北港人懂得做生意,糕餅更是鼎鼎有名,從出生到婚嫁,從小到大各項節慶糕餅一直深入在民眾的生活中,期盼本次活動將傳統糕餅文化,重新發揚,並帶動雲林縣從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市轉型成一個具有休閒觀光價值的城市。

雲林縣糕餅歷史,可追溯到3百年前,發展以朝天宮周邊為主軸。先人婚喪喜慶,以糕點為禮表達最大誠意,不同場合,各有其形制的糕點,完全融入生活。華族的糕點內涵,已超乎飲食層面,是文化的一部分。

而糕餅節的由來,相傳在三國時代孫權假意將妹妹許配給劉備,諸葛孔明妙計巧用,分送糕餅告知世人「孫劉兩姓合婚」,藉此使孫權假戲真作,此一奇招使得糕餅成為日後訂婚必備物品,因而糕餅業者奉孔明為祖師爺。

為了呈現糕餅文化特色,特別規劃了糕餅祖師爺—諸葛孔明入港儀式,高約一米多的造型船及孔明塑像材料全部使用糕餅、麵條作成,為整個糕餅文化節活動帶來熱鬧氣紛。

「2005雲林國際糕餅文化節」以本土文化與西方技術互相交流,是個既傳統又創新的國際性糕餅文化節。糕餅的祖師爺從孔明到鄭成功,從北港到全臺灣,糕餅文化一直深入民眾生活當中,雲林北港的糕餅歷史,可以說是台灣傳統糕餅的源頭之一。

文建會主委陳其南亦專程趕來參加,現場除了品嚐可口的糕餅並參觀日興堂陳列在會場特有的製餅印模,該印模有「狀元囍餅」字樣,是以整塊原木打造有6尺之大,還前往北港舊振興戲院欣賞古文物展。

禚洪濤表示,希望2005雲林國際糕餅文化節在地方文化與藝術結合促進產業提昇,讓我們地方的文化能夠蓬勃的發展,甚至與其他國家的文化藝術做交流。

活動期間10月7日至23日為期17天,開幕活動中李進勇縣長分送串餅及紅包給在現場的民眾及設攤的廠商,希望大家都能「一本萬利,步步糕升」!◇(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