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胡立德天資聰穎 爸媽滿是驕傲與期待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九日電)一位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子弟胡立德 (David Hu),在2003年和2005年分別以「昆蟲在水上行走」及「昆蟲如何爬上岸」為題獲刊Nature雜誌封面,在學術界造成轟動,早年從台灣赴美留學的雙親,看著這個兒子年紀輕輕有如此成就,心中滿是驕傲和期待。

九月底才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所博士的胡立德,曾在2003年8月7日以「The hydrodynamics ofwater strider locomotion」 (水黽移動的動力學)為題,獲刊學術界地位崇高的Nature雜誌封面;隨後在今年9月29日,Nature雜誌封面再度以「A SLIPPERYSLOPE」 (非常滑的斜坡)為題,刊登他和指導教授JohnW.M. Bush合力研究的「Meniscus-climbing insects」 (爬彎月的昆蟲)研究報告,引起全球媒體的關注。

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讓遠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工作的雙親滿意的不得了,滿口都是兒子經;不過胡立德本人倒是看得淡,他認為,自己不是天才,未來赴紐約大學NYU做博士後研究的過程還很長,還有很多的可能性,而且挑戰也不少,必須更加努力才行。

胡立德1979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今年26歲,他的父親胡舜文博士,1974年從台大化學系畢業,赴美留學,在美國海軍研究室做了十年之後,轉到美國國家專利局;母親李淑滿博士,當年也從台大農化系畢業,在美國從事基因生化產業,胡立德還有一個妹妹,目前是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學生。

胡舜文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說,胡立德小時候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進了小學之後,被老師發現天資聰穎,思考和邏輯相當清楚,因此特別被挑去唸「GIFT &TALENT學校」。

上了高中更不一樣,胡立德唸的是華盛頓特區和馬里蘭州附近著名的「MONTEGOMERY BLAIR高中」,得父母科學家的真傳,很早就有實驗的精神和技巧,曾以「X-RAY測量表面結構改變」為題,與一位意大利科學家進行實驗,獲得「西屋科學獎」,高中時甚至一個暑假去圖書館唸了二百本書,展露才華。

他從小在美國出生、長大,應該非常西化,但是很特別的是,雙親在週末時送他去中文學校上課,回家後居然喜歡上中華文化,不但開始練毛筆,還不時唸一唸論語,真叫人稱奇。

胡舜文透露,更有趣的是,胡立德從7歲開始練空手道,一練就是十年,問他心目中的偶像是誰,沒想到胡立德最崇拜李小龍,胡舜文形容,胡立德的房間不但貼滿了李小龍的海報,各式李小龍耍的傢伙,雙節棍、刀、劍一應俱全,仿佛是國術館一樣,甚至練武練到手長繭,讓人哭笑不得。

不過,練武不是白費,胡立德說,從練武當中體會到動、靜的哲學,對他日後進麻省理工學院大學部,一路唸到博士班畢業,武術所要求的沈穩、內斂、安靜,對求學和研究過程幫助非常大,可協助維持身心平衡,化解巨大壓力,保持愉快的心情。

不看電視、不看報紙,喜歡睡地板的胡立德就是喜歡發現問題、做研究、解決問題,申請進麻省理工大學部時,雖然唸的是機械工程,但直攻博士時,卻轉移到數學系,而且在那兩篇研究報告獲刊Nature雜誌後,更鼓舞他日後要朝「以應用力學解開生物疑問」的領域,鑽研基礎研究。

雖然接觸中華文化的時間不長,出生後到一歲是在台灣長大的,中間只回來台灣兩次,胡舜文覺得這個孩子一直認同自己是個台灣人,這點令他非常驕傲,表示他沒有忘本。

在美國奮鬥了後半生的胡舜文離退休的日子不遠,言談間頗有想回台灣、落葉歸根的打算,至於胡立德未來的發展,他相信這個兒子會做一個頂尖的科學家和大學教授,從事重大的基礎研究,他非常希望胡立德能把研究成果帶到台灣,提昇台灣的學術水準,為台灣社會貢獻一點心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