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發會出台 擬議普選路線

153人來自各界 民主派佔少數 基層代表不足

標籤:

【大紀元11月16日訊】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15日早上宣佈委任153人,加入政府的策略發展委員會任期至2007年6月30日。這個被視為最重要的諮詢機構,成員包括專業人士、學者、商界、勞工界及傳媒,並分成4個委員會,其中由曾蔭權親自掛帥的管治及政治發展委員會,將會研究普選路線圖。

策發會每年開會將不少於6次,成員亦可書面表達意。其下除了管治及政治發展委員會外,還有同樣由曾蔭權主席的行政委員會,由政務司長許仕仁出任主席的社會發展及生活質素委員會,以及由財政司長唐英年出任主席的經濟及與內地經濟發展委員會。它們將陸續本月底至下月初召開首次會議。

曾蔭權表示,153名策發會成員的任期將至2007年6月30日,他將透過策發會集思廣益,令推出政策時能廣為市民接受,而這將增加政策醞釀過程的時間。他表示希望同社會各界在制定政策時有合作夥伴關係,聽取不同觀點,縮窄分歧,如順利推行,可以加快推行政策的效率。

不過,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陳祖爲指出,策發會中討論政制發展的管治及政治發展委員會,大部份是親中(共)人士,民主派只佔少數,他認爲這是不平衡組合,質疑其爲政府護航,未必能推動民主步伐,反而令民意更爲反彈。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首席講師宋立功亦表示,策發會的民主及基層代表不足,質疑政府是否能廣納民意。其中的管治及政治發展委員會共有42人,但民主派只有大約9人,比率偏低。
宋立功又說,市民對策發會有一定期望,不過,如果委員會未能在3至6個月內就政改方向達成共識,市民會以爲政府拖延時間,將再湧現不滿。他同時表示,若政府想以策發會轉移政治壓力,後果可能適得其反。


余若薇:爭取普選不可依賴策發會

被委任爲策發會成員的余若薇議員說,她所屬的45條關注組曾經就政制發展發表很多意見,但只有她獲得委任,令她感到奇怪。從策發會的小組成員名單來看,主要是親中(共)人士、中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保守派人士居多,相信當局是想藉此沖淡民主派的聲音。雖然民主派的聲音在會內較弱,但她有責任加入,否則會招人話柄,但市民必須自己爭取普選,不可依賴策發會。她亦擔心,策發會小組成員人數衆多,討論問題時難以達到共識。
45條關注組另一名成員吳靄儀議員,昨日下午在立法會一個小組委員會上,要求港府交代揀選管治及政治發展小組成員的準則,以及它如何與立法會的政制事務委員會及有關小組委員會配合。

立法會3大政黨民建聯、民主黨與自由黨的主席,均獲委任為策發會成員。民主黨主席李永達議員表示,擴大後的策發會中,民主黨成員人數不多,但他們希望能夠藉策發會這個討論平台提出意見。在政制方面,政府必須先提出普選時間表,委員的討論才有意義。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說,策發會包含各方立場人士,要達致政制共識不容易,最終要取決於特區政府態度。獲委任的職工盟李卓人議員則說,策發會能否發揮作用,政府的意向很重要。
獲邀進入社會發展及生活質素委員會的耆康會總監兼民主黨成員狄志遠說,政府有數百個諮詢委員會,當局必須清楚界定各方職能,避免諮詢委員會投閒置散。他又表示,希望能在策發會中討論人口老化和社會福利的長遠政策問題。

獲委的工商界立法會議員梁君彥說,歡迎策發會討論最低工資問題,認爲可以減少政治上的爭議,並增加多一些學者及中立人士提出的理據,研究最低工資對本港未來發展的影響。

委員平均年齡52歲

153名策發會成員中,包括工商界人士陳祖澤、陳永棋、鄭家純、和廣北、馮國經、李澤鉅、吳光正、許浩明、翁以登、蔣麗芸、梁君彥、阮蘇少湄,7間大學校長朱經武、劉遵義、徐立之、潘宗光、吳清輝、張信剛、陳坤耀,學術界人士吳家煒、陳家強、王于漸、關信基,勞工界人士陳婉嫻、劉千石、李卓人,法律界人士余若薇、李柱銘、陳弘毅、馮華健、胡漢清、周燦基,醫學界人士林順潮、勞永樂,演藝界人士吳思遠、馬逢國,社福界人士狄志遠、羅致光,傳媒界人士周融、黃應仕,此外還有建築界、婦女界和區議會的人物。立法會議方面有17名,分別來自不同黨派,包括李永達、馬力、田北俊、余若薇、鄭經翰、劉千石、李柱銘、李卓人、梁耀忠、曾鈺成、劉江華、張學明、陳婉嫻、周梁淑怡、梁君彥、石禮謙、劉秀成。有消息指策發會成員的平均年齡為52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鵬飛:五年後港失優勢
城大強調實用教研並重
民主黨獲邀入策略委員會
民建聯主席證實獲邀加入港策發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