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雄大學研發成功四倍體養蘭技術

人氣: 1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高雄二十三日電)累積多年蝴蝶蘭育種技術經驗的高雄大學教授陳文輝,最近成功把原生種二倍體蘭花培育出花大味香、抗病性更強的四倍體蘭花,並運用「基因轉植」技術移植其他種蘭花特色,陳文輝呼籲民間各蘭室提供優良原生種,共同開發更新更好的四倍體花種。

國立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陳文輝說,一般原生種蘭花正常染色體都成對,是二倍體,透過四倍體技術可使細胞比正常大二倍,使蘭花植株各部分增大增粗,產生如葉片較肥厚、色彩較濃、莖部較粗、花型更大更鮮豔的現象。但市場上常利用種間雜交等方式栽培,容易遭遇染色體數目不正常增減而產不正常的多倍體而無法再育種。

有別於開花結果產生後代(種子)的有性繁殖,陳文輝選擇優良品種、取其部分組織進行組織培養、無性繁殖出芽體,維持與母株一模一樣的基因,自然能維持相同的性狀。

芽體具有分生能力,可增生出更多芽體,等到更大後聚集在「發根培養機」,便能長出葉片與根形成植株,產生蘭花的雛型。陳文輝指出,還可利用「生物反應器」內的營養液體,加速植株生長以縮短養蘭時間。

陳文輝說,目前以四倍體蝴蝶蘭在花型、花色、香味等各方面表現最佳,若需再突破則需靠「基因轉植」技術。

他的研究室內有近百萬的「基因槍」設備可進行基因轉植工程,透過高壓氦氣將外來基因推進想改良的蝴蝶蘭品種,這一技術不但突破雜交配種的限制,更可減少繁複的選種過程,開闢出新的育種途徑。

基因槍技術已屬成熟階段,技術不是問題,要放什麼基因、是否如願顯現才是重大工程,例如想將A種蝴蝶蘭的特殊香味基因放入B種蝴蝶蘭中,但要評估B內六萬多種基因是否接受或產生互斥,陳文輝說,這些都是持續進行中的研究工程。

陳文輝引述國際性蝴蝶蘭雜誌報導指出,現階段台灣的蝴蝶蘭研發能力、品種改良技術已取代美國、居全球領先地位,每年蝴蝶蘭的流行趨勢,全看台灣的決定,各國業者跟著走,就如同巴黎在時裝界的牛耳地位。

陳文輝以前的夢想現在做到了,他說,當初服務的台糖跨入養蘭事業時還是跟著各國走,總是想辦法快速滿足市場的喜好,但多年努力後終於贏得領先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