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尋找大清留美幼童蹤跡 錢鋼清華29日開講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二十四日電)香港大學研究學者、中國報導文學家錢鋼,應清華思想沙龍之邀,將於二十九日在新竹清華大學舉行「影響中國的一百二十人─尋找大清留美幼童蹤跡」演講,他將揭露留美幼童與清華大學創校的緊密關係。

錢鋼早年因完整報導唐山大地震災變始末而揚名國際,近年起開始關心清末民初的留美幼童議題,這項由李鴻章推動的新政,自西元一八七二年至一八七五年間,清廷分四批送出一百二十名幼童到美國研習理工西學,卻在十年後被朝中保守勢力召回。

這批初諳洋務的社會英才,分別投身軍旅或朝中幕僚,但境遇懸殊,幸運者如詹天佑推動中國鐵路建設,卻也有人葬卒於一八八四年的中法戰役。

錢鋼為了這項議題,三年前重新登上美國東岸,從舊金山開始尋訪當年留美幼童足跡,隨後又到中國調查這批幼童歸國後的境遇。

在下週的講座中,錢鋼將揭露留美幼童與清華大學創校的緊密關係,當年羅斯福總統發現美方溢報庚子賠款,意即中國賠償的銀兩遠超過美國實際戰爭的損失,因此將專款用於中國生留美計畫,清皇室提供北京清華園作為留學生放洋前的預備學校,也就是清華大學前身的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這筆基金也跟著到了台灣,一手主導清華復校的梅貽琦(字月涵),本身就是第一批保送赴美的庚款生,今天清大在台北金華街的月涵堂,正是當年創校之際的台北辦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