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棉生產國發表白皮書指責歐美補貼政策

標籤: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三十日專電)即將於十二月十三日召開的最新回合世界貿易組織談判,西非和中非主要棉花生產國聯合發表一份棉花政策白皮書指出,世貿組織只考慮歐美國家的利益,卻未照顧到非洲棉農的生計問題,歐美國家對本國棉農的高額補貼政策,已讓非洲棉業生存岌岌可危。

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卡發表的中西非棉花政策白皮書,馬利總統托赫在會中表示,幾年前,棉花還是非洲國家主要的財富來源,但今天,棉花已成為非洲國家的負擔和貧窮的來源。

這份強調歐美農民補貼對非洲農業政策帶來負面影響的白皮書指出,棉是非洲不可或缺的經濟來源,西非和中非國家有一千五百萬到二千萬農民是靠生產棉花維持生計,但一九九九到二○○三年之間,美國補貼本國棉農一百二十四億七千萬美元,相當於美國對外開發援助預算的三倍,已讓非洲棉生產國經濟體搖搖欲墜。

發表白皮書的非洲棉花生產協會主席特洛雷指出,全球第五大棉生產國布吉納法索,棉花在當地被稱為「白金」,棉花不僅讓非洲棉農可以送小孩上學、購買農具,也讓非洲棉農有能力生產其它足夠的穀類作物,但是,在美國補貼棉農出口額度佔全球百分之六十八、歐洲佔百分之十八的情況下,已使得非洲棉業生產成本遠高於全球棉花銷售價格。

白皮書編輯哈薩德表示,包括國際貨幣基金會和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都同意,布吉納法索、貝南、喀麥隆、中非、查德、象牙海岸、迦納、幾內亞、馬利、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和多哥等非洲棉花生產國,因歐美國家的補貼政策,導致非洲棉業直接損失為二億五千萬美元,間接損失高達十億美元。

「非洲紡織發展社會」總務主任狄奧普表示,除非歐美國家縮減對本國棉農的補貼,否則非洲將近一百五十家棉商企業可能迅速瓦解,非洲大陸必須向世貿組織施壓,如此棉業才不會一個接著一個地消失。

哈薩德在白皮書中指出,雖然貝南、布吉納法索、查德和馬利四國,在二○○三年九月的世貿組織談判上,要求WTO縮減富國農民出口補貼份額,但因歐美國家缺乏改善意願,最後亞洲和非洲棉花生產國只能空手而回。

哈薩德說,這是因為目前的世貿體系與歐美國家利益息息相關,加上美國最有力和最大的農民遊說團體–全國棉花生產委員會,激烈捍衛自身利益,使得取消農民補貼遇上強大的阻力。

即使如此,哈薩德主張非洲國家應在香港世貿談判上,極力爭取富國取消補貼配額,否則非洲棉業競爭力將遠不及這些國家的補貼利益,這將進一步使得非洲大陸無數鄉村家庭生計出現困難。

相關新聞
教你幾招 煲一鍋靚湯
阿湯哥上海愛別人 凱蒂飛奔西塘宣示主權
拉法葉艦案 江澤民等8高官被指收賄
湯哥女友探班引騷亂 居民:替身比阿湯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