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威總統彈劾案 政府和國會兩敗俱傷

標籤:

【大紀元11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正慶約翰尼斯堡七日專電)馬拉威反對黨議員從六月發動總統彈劾案以來,馬拉威政府與國會之間敵對意識屢屢增高,提出莫泰加總統彈劾案的三名在野黨要角,最近以不同罪名被政府逮捕後,政治觀察家和民間團體憂心,此舉將引起更大的變化與發展,政府與國會徹底對抗的最後結果是兩敗俱傷。

二○○四年代表聯合民主陣線 (UDF)競選總統的莫泰加,當選後因執政理念與UDF不和,加上莫泰加大舉掃除貪污導致前執政黨UDF多名官員落馬,UDF始終覺得有受騙上當的感覺,檯面下「倒莫」動作不斷。

莫泰加二月脫離UDF並自行成立民主進步黨 (DPP)後,UDF結合其它在野勢力並憑著國會多數發動起彈劾攻勢,執政的DPP政府也將打擊貪污對象向上發展到前總統、現任UDF主席莫魯士身上,雙方你來我往,國內政爭態勢已瀕臨最大的臨界點。

雖然國會十月中旬通過彈劾案,但馬拉威憲法法庭事後卻做出彈劾程序必須重新檢討的判決,等於算是阻止了國會的攻勢,而在上週,政府逮捕三名UDF議員姆帕蘇、米蘭濟和邦達後,總部設在南部大城布蘭岱的政治互動中心研究員哈傑特表示,政府與國會完全對抗,沒有人是贏家,最大的輸家則是馬拉威平民百姓。

擔任前政府部長職務的姆帕蘇被當局指控五項濫權罪名,米蘭濟被控在二○○四年國會選舉中舞弊,音樂家從政的邦達則是以偽造學歷的罪名被拘捕。

這三名在國會上指控莫泰加涉嫌利用三十億美元公帑成立民進黨的在野黨議員,陸續遭羈押和逮捕後,馬拉威政治分析家杜拉尼指出,這項逮捕行動根本無助於緩和國內政治緊張情勢,當局選擇性的拘捕議員,只會強化反對黨彈劾的決心。

馬拉威經濟正義網執行主任巴穆希表示,國會已花費四十五萬美元在總統彈劾訴訟上,這些錢原本可用來賑濟窮人,或者買玉米和肥料,但最後卻白白花費掉,什麼都沒有做。

正逢十年來最大乾旱的馬拉威,根據聯合國糧食計畫組織的估計,今年雨季結束前將有四百六十萬人需要糧食援助,如今馬拉威因政爭而未將焦點放在糧食危機上,包括南非在內的捐助國,已紛紛致函馬拉威反對黨政治領袖,表達對彈劾訴訟的緊張不安。

馬拉威憲法雖然明文規定國會可以對現任總統提出彈劾,但卻未說明應有的彈劾程序和具備的要件為何?政府與國會僵持不下只徒增糧荒百姓的痛苦,杜拉尼建議,政府應試著與反對黨和解,朝野把精力共同放在解決糧食危機問題上。941107

相關新聞
柏林慶祝雙十國慶 謝志偉致詞風趣笑聲不斷
馬拉威總統宣布境內糧食危機係國家災難
馬拉威前總統涉嫌貪汙遭調查
馬拉威前總統涉貪案  執政黨反制彈劾意味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