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艾滋形勢嚴峻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毛伊泰尼2005年11月30日內羅畢報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人口只占世界總人口的10%,但是這裡卻是全球60%的愛滋病人口居住的地方。在世界愛滋病日的今天,非洲大陸的形勢仍然非常暗淡。

*肯尼亞感染率大幅下降*

在非洲大陸同愛滋病鬥爭的過程中,肯尼亞可說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愛滋病毒流行率的大幅度下降,表現在肯尼亞一些城鎮的懷孕婦女身上。這些城鎮包括布薩爾、麥魯、納庫魯和齊卡。

聯合國2005年愛滋病流行狀況最新報告指出,上述城鎮的流行率已經從1999年的28%,下降到2003年的9%。

這個非洲東部國家的其他城市也表現出令人鼓舞的類似情況。總的說來,肯尼亞的愛滋病毒感染率已經從1990年代末的10%,下降到2003年的7%。

*肯尼亞採取了哪些措施?*

奧裡格是肯尼亞全國愛滋病控制委員會的負責人,他將感染率急劇下降的原因歸功於一系列計劃,例如被稱為「VCT」的「自願檢測和諮詢」計劃,以及防止愛滋病病毒呈陽性的懷孕婦女將病毒傳染給胎兒的一些計劃。

奧裡格說:「第一,是加強有關宣傳。第二,提供安全套。目前安全套的使用已經上升。第三,實行預防母親傳染給孩子的計劃。另外,進一步加強VCT服務項目,使人們能瞭解他們目前的狀況,並且做出適當決定。除此之外,還要在青年人中強化有關改變行為方式的宣傳,其中包括禁慾。」

奧裡格表示,為了改變行為,他的國家正在採取所謂ABC方法,即禁慾、對性伴侶忠誠和使用安全套。奧裡格說,大部份肯尼亞人直接或間接受到愛滋病毒的影響,而行為方式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

*流動工作易傳播艾滋*

烏干達、津巴布韋和布吉納法索部份地區的流行率也出現了很大的下降。不過,除上述國家外,南撒哈拉地區的流行率持續不變,或者有所增加。

非洲南部目前依然是愛滋病爆發的中心地區,其中包括博茨瓦納、萊索托、納米比亞以及斯威士蘭,那裏的流行率非常高,懷孕婦女中的感染率經常超過30%。

海伍德是設在南非的愛滋病法律項目負責人。他說,在南部非洲地區,工人從家鄉到礦山謀生的流動模式有「數百年的悠久歷史」。

海伍德說:「流動工作肯定是一個因素。人們在向城市中心流動過程中,要遠離家人在礦區工作,格外容易感染愛滋病毒。然後他們將感染的愛滋病毒帶到農村或鄰近國家,從而引發新一輪流行。」

海伍德說,貧困、文盲、管理無能、男女不平等,都加劇了形勢的惡化。

*對愛滋病毒認識錯誤*

聯合國這份報告指出的另外一個大問題是:對愛滋病和愛滋病毒傳播途徑的認識,在非洲南撒哈拉地區依然很低,婦女對這種病毒的瞭解尤其不如男子。

伊格布萊姆是尼日利亞一個名為「記者戰勝愛滋病」組織的官員。他說,在尼日利亞農村地區,對愛滋病以及愛滋病毒的錯誤認識尤其嚴重。

伊格布萊姆說:「對於那些對愛滋病一無所知的人來說,生病時他們會覺得自己所得的是某種說不出來的疾病;一些人還會以為,他們精神上受到了某種襲擊;還有一些人甚至覺得他們所患的疾病是某種巫術的結果。」

*手機網絡應發送有關艾滋信息*

伊格布萊姆說,對付愛滋病的大部份組織位於遠離農村的城市地區,而這些組織應該是教育鄉下民眾的。伊格布萊姆建議,手機網絡公司應該經常向全國各地的手機用戶發送有關愛滋病和愛滋病毒的文字信息。

伊格布萊姆還說,男子前往城市要比婦女更加頻繁,因此他們更加容易接觸到有關愛滋病和愛滋病毒的信息。

總的來講,愛滋病和愛滋病毒繼續給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帶來毀滅性災難。聯合國這項報告說,今年約有320萬人頭一次感染愛滋病,與此同時,近年來有240萬成年人和兒童死於愛滋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門愛滋病患者有增加趨勢
觀念開放 中國大學生成愛滋高危人群
中國已有五省有過萬愛滋病
世界愛滋病日 中縣呼朋引伴一起拼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