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歐洲關係進入冰期

標籤: ,

【大紀元12月16日訊】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聲稱以色列應遷移到歐洲的言論掀起了軒然大波,德黑蘭和歐洲的關係落到了冰點。

德國和奧地利外交部分別緊急召見了伊朗駐柏林和維也納的大使,要求對伊朗的反以言論作出解釋。

伊朗稱以色列應遷到歐洲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12月8日發表言論,稱以色列是個「腫瘤」,應該從中東地區切下,遷到歐洲。這位伊朗總統甚至對是否發生過猶太人遭到大屠殺這回事表示懷疑。而在二次大戰期間,有6百萬猶太人被納粹屠殺。

這是繼艾哈邁迪內賈德十月份聲稱應該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消除」之後,再次高調攻擊以色列。

艾哈邁迪內賈德在接受伊朗國家電視臺採訪時說,如果德國與奧地利相信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曾遭到過屠殺,應該讓以色列在他們的領土上建國。

德國總理梅克爾女士對伊朗總統的言論進行了嚴詞回應。她強調指出: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好戰言論「讓人全然無法接受」,德國不會允許伊朗侵害以色列的生存權利。

歐盟及美俄兩國紛紛譴責伊朗總統否認猶太人曾受到虐殺的言論。

德國猶太中央委員會主席施彼格爾表示:伊朗總統的言論無疑是自希特勒以來最聳人聽聞的論調。

伊朗的好戰態度讓以色列深感不安。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芮格夫表示:「很遺憾,這並非伊朗領導人首度針對猶太人和以色列發表可憎和種族主義的觀點。」

他又說:「希望這些可憎的談話將如警鐘,驚醒對伊朗政權之本質還存有任何幻想的人。」以色列認爲,伊朗是危害中東地區安全的最危險的國家。

白宮發言人麥克雷蘭表示:「此事正好進一步凸顯我們對伊朗政權的憂慮。不能讓伊朗政權有能力發展核子武器為何如此重要,這正是原因所在。」

艾哈邁迪內賈德其人

艾哈邁迪內賈德1956年出生於德黑蘭附近的一個鐵匠家庭,1975年進入德黑蘭科技大學攻讀土木工程,1987年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后在科技大學擔任講師。

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後,艾哈邁迪內賈德成為霍梅尼領導下的一極端保守派組織的成員。1980年加入兩伊戰爭作戰。並在1986年加入伊斯蘭革命衛隊,稍後在革命衛隊情報及安全部門工作,主要從事與鎮壓國內外異議分子有關的工作。艾哈邁迪內賈德曾負責中東與歐洲的暗殺行動。

2003年,艾哈邁迪內賈德出任德黑蘭市長,推翻了歷任溫和與改革派市長的政策,開始在文化中心舉辦的活動中強調伊斯蘭教義,關閉速食餐廳,要求市府男性員工留鬍鬚、穿長袖襯衫,將市府辦公大樓的電梯分為男用和女用。

艾哈邁迪內賈德今年8月就職總統后,開始對政府進行整肅,指派前任軍事指揮官和缺乏經驗的宗教強硬派取代務實的資深官員。

尋求與西方改善關係的官員和其他務實派不是已經離職,就是不久即將丟官,以至於德黑蘭政府能夠在中東採取更激進的立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公元一萬年
台聯介入電視經營?蘇進強:媒體報導不實
普京對外國銀行在俄羅斯設置分行持保留意見
蘇進強:扁呂關係緊張 李登輝不樂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