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專員:酷刑在中國普遍存在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2日報導】(中央社北京二日電)聯合國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曼弗雷德.諾瓦克(Manfred Nowak)表示,酷刑在中國普遍存在,中國只有在司法系統進行重大改革,司法獨立下,酷刑情況才可能得到控制。

自一九九五年首度提出訪問中國的要求迄今,諾瓦克是近十年來首名獲邀的聯合國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在結束為期十三天訪問之際,諾瓦克舉行記者會說,他期待與中國政府進行長期合作,以消除酷刑和虐待。

另據BBC中文網報導,諾瓦克在中國曾探訪西藏和新疆的監獄和拘留中心。他說:有一名囚犯被強制以同一姿勢躺在床上長達八十五天之久,他此次訪問與這名囚犯談過話。

聯合國酷刑調查員遭中共監視與阻礙

聯合國酷刑問題特別報告員曼弗雷德.諾瓦克(Manfred Nowak)二日下午會見媒體時表示,他在中國期間遭到監視阻礙,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他未取得可自行訪問關押場所的授權函,並從在押人員身上觀察到顯而易見的恐懼和自我約束。

諾瓦克說,中國政府一些部門,「特別是公安部和國家安全部門」曾多次試圖阻礙或限制他了解一些情況,在他下榻的酒店和周圍地區,經常受到情報人員監視,許多他要求會見的酷刑受害者及家屬受到安全人員恫嚇、警方監視,或是阻止、指示他們不得前往會面。

與過去訪問其他國家不同的情況是,諾瓦克不能自行前往關押場所探視,他必須在外交部官員陪同以及提前一個小時通知的前提下,才能訪問拘押場所,並且不被准許攜帶攝影機或其他電子器材。

他特別指出,在與在押人員交談的過程中,觀察到顯而易見的恐懼與自我約束,這是在以前訪問中從未遇到過的,有相當多在押人員不願與他交談或要求保密。

在這些條件限制下,再加上訪問時間有限、中國幅員廣闊等原因,諾瓦克承認,要就中國酷刑和虐待情況達成一整套研究結果和結論「具有侷限性」。

即便如此,諾瓦克經過十三天的訪問後仍發現,酷刑在中國仍然普遍存在,但在城市地區已有所減少。

他說,中國雖然是最早批准「反酷刑公約」的國家之一,但是中國對酷刑的定義不符合國際標準,特別是不留下物證痕跡的身體或心理酷刑,在中國很難或不可能受到相應懲罰。

此外,中國缺乏有效禁止酷刑的基本程序性保障、缺乏對羈押場所的獨立監督機制和有效的申訴機制,尤其在訪問期間注意到申訴機制的效率低下,烏魯木齊第四監獄的檢察官,在過去十年未曾收到一例酷刑申訴。

諾瓦克特別針對中國的勞教制度提出批評,他說,強迫管教是一種非人道和有辱人格的待遇,中國勞教制度的目的「是打垮在押人員的意志,改變其人格,這些措施已涉及到對人權的嚴重侵犯,甚至可以視為酷刑。

諾瓦克指出,在民主社會中,立法制定涉及自由權利的目的不是為了保護順從的行為,而是為了保護非順從的行為。根據國際人權法,政府對表達政治觀點、宗教信仰、道德價值或少數意見的干預,只能在其構成煽動仇恨和暴力或直接威脅國家或公共安全的情況下。

他說,一個對持非順從意見公民實行國家性監視並對這些「偏離的行為」採用勞動教養等方式進行嚴厲懲罰的制度,似乎有悖於建立在人權文化基礎上的社會核心價值,並導致恐嚇、順從、自我檢查和「恐懼的文化」,從而干涉不受非人道和有辱人格待遇或懲處的權利。

他為此建議中國政府廢除勞教制度,廢除監獄、看首所和精神病院的類似管教措施,廢除「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秩序」這類不準確、籠統的犯罪定義。

此外,諾瓦克對中國最高法院收回死刑覆核權表示歡迎,但他同時對死刑犯的境遇表示關切。他說,在北京市看首所會見一審判處死刑等待上訴的犯人時發現,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包括吃飯或上廁所等時間,他們被要求二十四小時戴上手銬和三公斤重的腳鐐。

諾瓦克認為,這種不人道且有辱人格的待遇,對於已因判處死刑而精神緊張痛苦的人來說,「是另一種型式的懲罰」。他因此建議中國政府,對死刑犯的待遇應與在押人員一樣,獲得人道待遇和尊重人的尊嚴。

諾瓦克下午在聯合國駐中國代表處舉行記者會,他對中國同意邀請並安排他的訪問行程表示感謝,並期待與中國政府進行長期合作,以消除酷刑和虐待。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蕭條到處可見 商場門庭冷落
【新聞大家談】美國會眾院通過重磅法案
台商如何全球布局和行銷世界 專家分析
中國民主黨兩主席陷囹圄 海外黨員籲中共釋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