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臉:助顏面重建 但挑戰倫理醫學

標籤:

【大紀元12月2日報導】(中央社巴黎二日法新電)臉部移植可能是拯救受傷或先天缺陷導致顏面畸形的一線生機,但是法國先驅本週進行的這種激進手術,拋出一連串倫理問題及醫學挑戰。

「變臉」一直是科幻小說最好的素材,特別是吳宇森一九九七年執導的電影「變臉」,片中描述約翰屈伏塔飾演的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與尼克拉斯凱吉飾演的犯罪頭子交換臉孔。

然而醫生強調變臉的過程帶有極高的風險。

臉部組織像手部一樣,佈滿綿密的神經及微血管,它們的連結對於皮膚和組織存活及健康,而非生病或壞死具有重要性。

人體免疫系統對於移植後的排斥使得風險更高。免疫系統會將捐贈者移植來的組織認定為外來入侵物。

接受移植者必須忍受終生服食藥物,而且可能有副作用。另外,因為面容與身份認同密不可分,對於病患本身及捐贈者家屬所造成的心理影響,還不得而知。

相關新聞
劉曉波:新聞良知再次挑戰新聞管制
巴國突變臉 台救援隊折返
台冰球錦標賽  變臉隊大勝銀獸隊
奇蹟之夜II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