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修訂政改方案力爭立法會通過

標籤:

【大紀元12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林森2005年12月20日香港報導)香港立法會星期三將對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投票表決。政府為了尋求方案能夠順利通過,星期一宣佈了政改計劃的修改方案。

主持人:特區政府提出的修改方案的具體內容是甚麼?泛民主派對修改方案的反應怎麼樣?

林森:政府將在2008年1月1號,也就是新一屆區議會會期開始時,將委任區議員席位從102席減少到68席。此後,將在2011年底前按照屆時的具體情況和社會各界對減少委任席的反應和區議會的運作情況,再決定剩餘的68席是否全部取消還是逐步取消。

大部份泛民主派議員表示仍然會反對政改方案。民主黨主席李永達說,政府應該把方案推後2、3個月以後再表決,並且提出一個不遲於2012年普選的新方案。“45條關注組”議員余若薇說,政府的方案是先退三步再進一步,分明就是倒退。

另外,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星期一趕在政府宣佈修改方案之前通過媒體呼籲曾蔭權向中央建議最遲在2012年落實普選。

天主教香港教區陳日君主教表示決不接受政府提出的修改方案,他表示支持陳方安生的行動,敦促曾蔭權向中央反映港人的心願。

主持人:香港媒體對這件事的反應如何?

林森:蘋果日報發表社論說,新政改方案依然令人失望,目前的行政長官和委任區議員互相委任推選的關係,是香港法治倒退的表現。

明報的社論說,政府的修改方案極其保守,令人失望。不過明報社論說,如果方案無法通過,香港將會出現令人不安的後果。一是中央與民主派的溝通將停頓,甚至倒退;再就是香港的政治內耗會變本加厲,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更難達到。

英文南華早報的社論說,民主派可能會認為否決政改方案會增強他們民主政治原則的信譽,但是顯然否決這個方案香港也得不到甚麼益處。否決方案不會改變中央政府的決心,反而會使07、08年的選舉失去更加民主的機會。

親北京的大公報的社論說,近日民意調查表明,無條件支持政改不是主流民意,而要求現在就有普選時間表也不是主流民意,真正的主流民意是先要政改方案,再要普選時間表,“魚與熊掌”即可兼得。

主持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改方案星期三能不能通過?

林森:香港基本法規定,政改方案必須獲得立法會60名議員中三分之二多數支持才能通過。目前有34名親政府陣營的議員,所以政府必須在25名泛民主派議員中爭取至少6張支持票。

政府方面放出消息說,已經獲得了至少4名民主派議員的支持。一直被認為可能會轉向支持政改方案的獨立議員鄭經翰和職工盟議員劉千石至今沒有公開表示投票的立場。還有一些被認為可能轉變立場的議員則是躲避媒體的追蹤。另外,媒體注意到泛民主派星期一本來要在政府公佈修改方案以後召開聯合記者會,但是臨時宣佈取消。這一事件說明,泛民主派的立場並不一致。

明報和南華早報社論對政改方案能否通過的利弊的分析,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些民主派議員的複雜心理。目前局勢十分撲朔迷離,通過和否決兩種可能性都無法排除。

相關新聞
凌鋒:香港逾十萬人遊行爭民主的背後
陳勁松:從世貿大會透視香港政改
七成港人支持普選特首
五成二港人認為政改方案應加入普選時間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