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你」的聖誕節,好冷!

陳麗蘭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24日訊】適逢聖誕前夕,在網路上看到這篇報導:
「《焦點》雜誌詢問德國人,對他們來說,耶誕節最不能缺少的是什麼?七成五受訪者說是耶誕樹,只有六成五說是家人,五成七說是耶誕歌曲,四成二說是耶誕禮物。也就是說,一成受訪者認為,耶誕節有沒有家人一起過不重要,但一定要有耶誕樹。」

所幸,調查結果推論只有「一成」受訪者認為,耶誕節有沒有家人一起過不重要,但一定要有耶誕樹。這令人聯想起多年前流行音樂詞曲創作人黃韻玲,曾在歲末發表過一首暢銷歌曲-「沒有你的聖誕節」-「沒有你的聖誕節,街上還是人潮洶湧,銀色的聖誕樹下,我在偷偷的哭泣…十二月的心情,雖然也寂寞空虛,無論如何,日子還要繼續…」,歌詞中描寫人際關係失落的心情,與上述調查恰巧相反,明顯看出現代人對人際之間的疏離感,已經漸漸習慣。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No One Is An Island)-John Donne這句名言被海明威引用在名著《戰地鐘聲》中。正呼應了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人類是群居的動物」。然而,現在卻有愈來愈多的人「be an island」。溫暖、親密、具安全感的人際關係,在強調「成就」的社會中,被冷漠的「競爭」蠶食。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家庭結構逐漸單薄」、「鄰里的關係也日益淡薄」,年紀越輕、居住公寓大樓、教育程度越高者,與鄰居往來越顯疏離。許多人忙於事業,努力經營「事業人脈」,名片發完一盒又一盒,手機裡儲存的號碼一個接著一個,e-mail box隨時都在塞爆,卻沒有時間建立以及經營「心的人脈」。

回頭想想自己,好像也是偶爾會在住所大樓的電梯中,遇見按了同一樓層的陌生面孔,而彼此卻都不是新入住戶。反觀校園,不僅僅是學生之間的同儕關係在改變,師生關係也是。早年「一家人」的校園情誼漸漸示微,許多對話都趨向「功利化」。每一次遇見真誠與良善、虛偽與暴力,靜下心來體會,應該就是老天爺不厭其煩的叮嚀,提醒自己要多愛彼此一些的訊號。

沒有「溫暖、親密、具安全感人際關係」的聖誕節,真的好冷!如果人際關係有溫度,期待「天天」有「你」有「我」,「心的溫度」能和地球大氣層中不斷暴增的Co2發生親密關係,而且是「『超』親密」關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世界各地喜迎聖誕
詩配圖:紅俏綠意---聖誕紅
聖誕節在美國:宗教世俗之爭
劉宗正:跨出民主的第一步(小小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