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用愛救迷羊 周大觀希望獎章許育嘉等4人獲獎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二十六日電)周大觀文教基金「希望獎章」今年共有四人獲獎,得主包括戒毒成功的許育嘉,擺脫「蹺家班長」名聲成為白衣天使的楊又青,從沈迷街舞到熱心志工服務的呂昭輝,以及曾因偷竊而被收容於少年觀護所,現為資優學生的陳姓學生。

苗栗大湖農工三年級的許育嘉,在家排行老么,從小就因家人溺愛而非常任性,國中時因課業跟不上,被編入後段班後自暴自棄,甚至染上毒癮,吸毒後曾自殘也曾傷人,成為少年觀戶所的常客。之後在基督教晨曦會的扶持鼓勵,歷經三年才戒毒成功,找回信心。戒毒成功後的許育嘉現在在校成績優異,也回到晨曦會擔任志工,以親身經歷鼓勵誤入歧途的少年勇敢戒毒。

馬偕護理學院一年級學生楊又青,因出身低收入家庭,國中時期自卑心理也曾埋怨家人,因為常常蹺家,還被推為逃學、蹺家班班長,也因此成為中輟生,後來因乘風少年學園的幫助,完成國中、高職學業,考上護理學院後,成為重病的祖母與父親的貼身護士。楊又青期許自己成為幫助更多人的白衣天使,永遠以行動回饋社會,藉以感恩幫助她的人。

桃園縣新興高中三年級學生呂昭輝,高二時因無法走出喪父之痛,而藉由街舞痲痹自己;他說,當時藉由街舞的掌聲滿足心裡的空虛,也為了跳舞荒廢學業而中輟,後來因母親與學校老師的鼓勵,加上自己覺醒,才又返回學校讀書。呂昭輝現在藉由志工服務來成就自己,去年南亞海嘯發生後,他為慈濟基金會募款新台幣二十三萬元,也常為創世基金會勸募發票,呂昭輝期待未來成為傳遞希望的終生志工。

目前還在台北少年觀護所安置管束中的陳姓學生,從小是個過目不忘、智力極高的孩子,但因受不了父母長期施虐,小學六年級開始蹺家逃學,流落街頭,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

後來因為餓昏頭犯下偷竊案,被收容於少年觀護所,也因此被基督教更生團契黃明生牧師認養,陪伴他走過受虐陰霾。現在陳姓學生已走出自怨自艾的歲月,也把對父母的恨轉化為愛,在學校成績頂尖的他,立志出國留學,未來能幫助學生在「愛」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