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明:美國最終打贏越戰

廖建明

標籤:

【大紀元12月6日訊】越戰結束三十年,蓋棺論定美國是最終贏家,仍念念不忘越戰反美黃金歲月的左翼自由派可以休矣。證據在那?請看越南總理潘文凱最近訪美之行。

如果不是布什總統在白宮會見潘文凱後提及,越南政府願意繼續尋找殉職美軍的遺骸,大家未必知道兩國在上世紀打過一場轟烈的仗。美國也許在戰場上失利,死了五萬八千人,但越南贏得戰役輸掉戰爭,共産主義不敵資本主義。

越南總理訪美的主題是經濟。潘文凱率領二百人代表團,官員之外就是商人。

越南當年犧牲數百萬人驅逐美帝,今天總理拜訪華府央求支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又跟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達成決定讓美軍協助訓練軍隊,並祝願美國繁榮美國人快樂(潘文凱與布什見記者時說)。越南這不是認輸(儘管沒說出口)是甚麽?

共産主義國家領導人把「市場」挂在嘴邊,邀請資本家「剝削」自己人民,更提及「民主」,共産主義資本主義孰劣孰優,還用說嗎?

潘文凱沒有空手而回,布什除了支援越南加入世貿之外,更答允出席明年在越南舉行的APEC會。越南如要趕及十二月參加在香港舉行的世貿部長級會議,便需九月前跟美國完成雙邊談判,獲美國的永久正常貿易待遇。

越南的情況教我想起中國。美國對華政策(如果有的話)仍以經濟挂帥,希望中國加入世貿邁向小康,創造中產階級改造政治。一旦成功,這套和平演變式的改朝換代,比伊拉克模式化算得多。美國大概想照辦煮碗用在越南。

越南似乎也在走中國的道路,一手開放經濟,一手抓緊政冶。無獨有偶,越南在美國的遭遇也很像中國,人權問題始終是跟美國關係的絆腳石。中國爭取永久正常貿易待遇加入世貿時,人權問題一直爲焦點,越南不會例外。雖然布什公開沒有大做文章,只輕描淡寫說越南承諾會讓人自由崇拜,但宗教自由尤其引起美國關注。數十位國會參衆議員就聯名致函總統,要他敦促越南改善人權。批評者在報章刊登廣告譴責越南政府,示威者在會場外抗議潘文凱到訪,這些都是中共頭子當年訪美吃的家常便飯。

雖然越南和中國同是社會主義兄弟,但曾起衝突大打出手,現在大家同床異夢。越南想擺脫中國陰影,加入世貿進一步發展經濟是重頭戲;靠攏美國,希望牽制中國。美國也做順水人情,除了可多做生意之外,萬一中國不是和平崛起,要和中國翻臉時,越南或可幫手。

在美國國家利益大戰略下,人權等價值時或靠邊站,但我有理由相信布什會較多堅守原則。還記得克林頓如何大鑼大鼓歡迎江澤民嗎?瞎說中國是「戰略夥伴」。布什對越南克制得多,只接見潘文凱半小時,會後聲明簡短,又不回答記者問題,更沒有請客吃飯,可見布什對待民主領袖和獨裁者還是親疏有別的。

美國當年敗走越南,關鍵於輸掉了國內輿論戰。布什大智大勇闖伊拉克播民主種子,反對者常說這是越戰翻版,美國會再敗北。伊戰確實像越戰,但左翼自由派只對一半,因爲兩者雷同之處不在結果而是前提:歷史將會證明這是正義之戰。

──轉自《右派網》(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廖建明:自由市場保新聞自由
廖建明:聯合國還有救嗎?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