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小伙龔英俊的美國夢

人氣 40
標籤:

【大紀元2月12日訊】今年30歲的龔英俊(David Kung)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實在,隨和。2月5日,龔英俊的超級市場—龔氏市場(Ⅱ)(Kung’s market II)在特拉華州正式開業。這位來自廣東梅縣的客家小伙子看上去精力充沛,看不出他已經6天沒有睡覺了。「我不賭博,不吸煙,不喝酒,我的時間就用在經營生意上了」,龔英俊笑著說,「做生意主要是要開心。不管生意好壞,只要我努力做了,我就很高興。」

  龔英俊17歲隨父母移民到美國時,全家只帶著100美元。像很多中國的新移民一樣,餐館業和食品業成了他謀生的出路。他先後在11家餐館打過工,其中包括7家美國餐館和4家中國餐館。在特拉華技術及社區學院(Delaware Technical & Community College)計算機專業畢業後,龔英俊在AIG找到了一份計算機類的工作。大概創業的願望是與生俱來的,餐館打工的經歷讓龔英俊認識到生活的艱辛,也為他後來實踐創業的夢想積累了經驗。

  2001年,龔英俊的第一個龔氏市場「海悅」在特拉華州開張。2002年,他的第二個超級市場「龔氏市場」在賓州的瑪文(Malvern)市開張。2004年,他從朋友那兒買下了位於特拉華州的「唐苑」餐館(Bonhouse)。2005年,「龔氏市場(Ⅱ)」在「唐苑」餐館隔壁開業。「我買下『唐苑』的時候就打算將來在隔壁辦個超級市場,為此我關閉了『海悅』。這樣,顧客可以又用餐,又購物。到餐館用餐的西方人很多都喜歡中國食品,也可光顧隔壁的超市。餐館可以為超市提供特色熟品,超市也可以為餐館提供蔬菜和副食。」龔英俊生意人的眼光很敏銳,果斷的抓住了這個發展的機會。

  龔英俊笑著說自己是個「工作狂」,一週工作100小時以上。店裡的四五千種貨品都是龔英俊自己進的貨,事無鉅細,每種貨的價格、品牌他都記在腦子裡。「我們客家人很能吃苦,我工作也很賣力。我做生意的信條是『顧客永遠是對的』。做生意要誠實,開心,靠自己的本事。我喜歡把我的經驗和別的商家交流,也學別人做的好的。」在談到今後的構想時,龔英俊說,「美國這個地方有機會,只要能吃苦,就能找到出路。我的下一個構想是在中國創食品品牌,進口到美國。」

  開業第一天,顧客絡繹不絕,大多數是龔英俊的老顧客。家住紐瓦克市(Newark)的胡女士高興地說,「這家是特拉華州最大的中國超級市場。這下我可以不用去費城購買中國食品了!」

  龔氏市場(Ⅱ)和「唐苑」餐館位於特拉華州交通要道2 號路和7號路交界的 Midway Shopping Center,交通極其便利。七天營業(10:00am ~ 9:00pm), 電話302-633-3928。
  (文:夏清)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費城遊行集會 捍衛胎兒生命權
法輪功學員在賓州小鎮禧年集市上傳真相
特拉華中國節凝聚社區 承傳中國文化
特拉華州眾議院通過決議譴責中共活摘器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