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促10年內全面滅貧 另有研究促提高綜援

標籤:

【大紀元2月18日訊】由十幾個關心扶貧委員會工作的團體組成的「民間關注扶貧聯席」,昨日發表聲明,要求政府的扶貧委員會需要有清晰滅貧目標,在十年內全面滅貧。但有扶貧委員會成員認為,暫時毋須訂定時間表。

出席聯席記者會的社會福利界議員張超雄表示,處理貧窮問題牽涉政府不同部門的合作,扶貧委員會應該具有實權,而且必須深入了解不同社群的真正構成貧窮的原因,以制定相應的對策。另外,他亦指出扶貧委員會應制定具體的目標、建議及政策,十年內逐步分階段進行全面滅貧。

目前本港的貧窮人口,即收入少於全港相同人數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的住戶,為數112萬,佔全港人口的18%。

代表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代表何喜華表示,怎樣界定貧窮的定義,如果單單靠十幾個人來決定是非常危險的。他希望扶貧委員會的運作必須接受公眾的監察,定期主動向公眾交待工作內容及進度,會議亦需要公開舉行,或用網頁的形式公佈。

前綫的立法會議員劉慧卿表示,香港金融管理局於兩週前宣佈的香港外匯儲備資產全球排行第七位,但另一項資料則顯示,在貧富懸殊方面香港全球排行第五位。她說,必須要制定貧窮線及滅貧指標,這樣才能看到滅貧的成果。

扶貧委員會成員、立法會議員譚耀宗回應聯席的訴求說,雖然委員會沒有法定權力,相信滅貧工作會取得成效。他又認為現時毋須為滅貧工作訂立時間表。另一名成員梁志祥就建議委員會成員應該親身落區,了解受助人的真正需要。

由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領導的扶貧委員會將於今日召開首次會議,而「民間關注扶貧聯席」亦將於下午在中區舉行遊行集會,表達民間對扶貧的關注。

政府非議社聯綜援研究報告

另一方面,立法會檢討綜援保障援助計小組委員會昨天召開會議,討論社會服務聯會最近公佈的綜援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研究報告。政府官員在席上宣稱社聯的報告欠缺代表性,而社聯人員則指政府的評論不公平。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副秘書長甄美薇表示,社聯最近公佈的報告,受訪人數少及回應率偏低,欠缺代表性。她說,如按照社聯調查的350項基本需要調整綜援金額,政府每年用於綜援的經常開支會增加55億元,相當於04至05年度綜援開支的31%,或政府經常開支3%;而綜援金額上升,申請入息限額亦會相對提高,隨即會增加32萬戶合資格領取綜援。

殷美薇表示,以一個4人家庭接受綜援為例,他們獲得的綜援將由9000元增至13000元。她亦質疑調查中提出多項開支,如帛金、1至2歲兒童交通開支及1至5歲兒童特別奶粉。殷美薇重申,綜援是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基本生活所需,當局會審慎考慮涉及的負擔,而有些項目可以用其他服務代替現金資助。

社聯:港府質疑不公平

社聯基本生活需要調查研究員黃洪回應稱,這只是初步報告,將於3月尾發表全面報告,他認為政府的質疑不公平。

多名立法會議員都建議政府檢討基本生活所需的定義,切合綜援受助人實際需要。李卓人議員表示,報章、電腦及互聯網、醫療、電話及體育活動等開支,都未有列入社會福利署釐訂綜援金額的清單內,而該清單在9年前制訂,應該是時候更新。

社署署長鄧國威認為,綜援金額的調整不可以隨便增加,要視乎是否屬於基本需要,又要視乎社會的經濟狀況而定。

統計署去年10月就領取綜援人士的開支模式開始進行調查,訪問了1600個綜援戶,至今年9月結束,預計明年中有結果。但仍有議員質疑當局的調查是否能反映真實情況。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貿發局指參展商須守國安法
港議員倡重塑深水埗排檔 締造文化旅遊區
港初選案|戴耀廷今開始陳情 辯方倡判2年
美國販運人口報告 香港被列第二級監察名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