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宅急便》手舞足蹈也是病嗎?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 單定一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月22日訊】「不自主動作」大致可分為顫抖、舞蹈症、肌躍症、肌抽搐和肌張力異常症。「顫抖」是一種反覆來回、有節奏性的動作。注意顫抖在什麼情況被誘發是很有幫助的。靜止型顫抖,大多出現在巴金森氏病患者;姿勢型顫抖或動作型顫抖大多出現在緊張、低血糖、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酒精戒斷症候群或服用咖啡、茶或有興奮效果的藥物之後;有部分患者是家族遺傳的原發性顫抖。

「肌躍症」是一種突發、短暫、快速得像是被電到的動作。肌躍症通常很容易被突然的聲音或拍打等刺激誘發。正常人在將睡未睡時,身體突然出現的跳動,即是屬於一種生理性肌躍症。患者在腦缺氧或肝腎衰竭之後所出現的不自主動作,大多是肌躍症,有的肌躍症是癲癇症狀的一部分。

「舞蹈症」是一種不規則的動作,常從一個肢體「流」到另一個肢體而無法預測。芭蕾舞症則是非常大幅度的舞蹈症動作。可能造成舞蹈症的病因,包括孩童在鏈球菌感染後出現的舞蹈症、紅斑性狼瘡和家族遺傳的亨丁頓舞蹈症。嚴重的巴金森氏病患者在服藥多年之後,會出現藥物誘發的舞蹈症。最近我們在國外雜誌上發表許多位因為高血糖與中風造成的半側芭蕾舞症患者,在磁振造影上有特殊的病灶,這些發現改變對半側芭蕾舞症的認知。

「肌張力異常症」是一些扭曲且持續的動作,常會造成不正常的姿勢。一些出生時腦部受傷的小孩,常表現出這一種異動症。

肌抽搐常在青少年出現,包括妥瑞氏症候群,常以複雜的臉部或肢體的小動作表現,像是甩頭、噘嘴、吐舌、做鬼臉或是發出奇怪的聲音。動作發生前會有內心的衝動要去做這個動作,患者有時可以用意志力壓抑下這個衝動;但是內心的壓力會越來越強,最後得藉由一陣肌抽搐動作的爆發才可以緩解。

認知到一個病患的動作,可能是不自主的動作,其實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如果可能的話,立刻用錄影機把病患的不自主動作記錄下來。因有些不自主動作,只會在某一時段發生,如果醫師沒有機會親眼看到,又沒有錄影記錄可以參考,就只有依賴家屬的敘述做診斷了。

本文由榮總人電子週報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紀實報道】鄭義:讓所有還活著的暴君顫抖
薩達姆倒了,誰是下一個?
嫌犯父親道歉 受害家屬不接受
史海風雲﹕海珊倒了,誰是下一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