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世貿肯定台灣提案引起注意

標籤:

【大紀元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四日專電)台灣海峽兩岸在世界貿易組織少有正面的互動,但在「杜哈回合」談判中,對爭取「新入會員國」特殊待遇的基本立場顯然一致,中國在本周的「非農產品市場進入」談判中,曾公開肯定台灣的提案,引起了與會人士注意。

世貿組織本周舉行「非農產品市場進入 (NAMA)」談判工作小組會議,台灣在會中強調「新入會國」已作重大承諾,應享有特殊待遇,中國也持相同的立場。據了解,中國代表在會中發言時公開肯定,台灣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文件,說明為何新入會員國特殊待遇是必要的,和應如何實施。

台海兩岸同一時段加入世貿組織,但在過去三年中,雙方在世貿組織場域很少有正面的互動,中國官員的發言也因此引起會員國和秘書處官員的注意。

台灣有關新入會員國特殊待遇的文件很早就已提出,其中詳細說明了新入會員國對工業產品貿易已作了重大的承諾與讓步,部分仍在執行中,未來應享有更大的彈性與較長的緩衝期。

「非農產品市場進入」是杜哈回合的關鍵議題之一,由於台灣的發展程度及貿易表現,未來要適用開發中國家待遇可能有相當困難,因此,爭取新入會員國的特殊待遇是談判的主要訴求之一。

目前世貿組織新入會員國包括:台灣、中國、約旦、克羅埃西亞、喬治亞等十四國。台灣官員在會中說明,履行入會承諾後,台灣的約束稅項達百分之百,平均約束稅率為百分之四點八,比多數世貿組織會員國更為開放,對貿易自由化已有很大的貢獻,未來在杜哈談判工業產品市場進入上,理應獲得特殊待遇。

而中國除了表達同一立場外,更要求新入會員國應享有降稅公式中較大的平均系數、較長的執行期及緩衝期等特殊待遇,和中國入會時對取消非關稅障礙已作了很大承諾,未來不能再作讓步。

中國代表更強烈地詢問各會員國,他們是否已準備就緒,可以實施同樣的措施。

不過,新入會員國的要求顯然並不完全能被多數會員認同,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在會中表示,他們可理解新入會員國的關切,也願意思考這個問題。但也指出,新入會員國的關稅結構、發展程度和貿易動力不完全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美國表示,無法接受新入會員國可同時享有較高平均系數,較長執行期與緩衝期。

雖然並未點名中國,日本代表提出商業現實的論點,並得到歐盟的支持。據指出,中國已是全球第三大貿易國,現在又提出新入會員國特殊要求,許多會員國認為將構成更大的貿易壓力。

瑞士和新加坡則具體表示,他們寧願接受新入會員國可有較長的執行期或緩衝期,但不能採用不同降稅系數模式。

世貿組織的「非農產品市場進入」談判目前仍停留在技術性議題,本周的會議並討論了產品項目、取消低關稅、非互惠性優惠、環保產品、非約束關稅、從價課稅等。

據了解,基本上,各會員國仍是重申過去的立場,沒有達成任何共識。

「非農產品市場進入」談判小組主席約翰勒生在作結論時表示,在年底的香港部長會議應完成「非農產品市場進入」的談判模式。現在時間已經非常緊迫,在三月分的會議中,應考慮是否進入實質談判。他並表示,在上周的小型部長會議中,已可感受到會員國的急迫感,和有必要加速推動談判。

世貿組織定下周舉行非正式團長會議,十四日舉行貿易談判委員會議。一般認為,在這兩項會議中,應可確定今年的具體目標與方向,為目前進行緩慢的談判注入政治動力。

相關新聞
寒江月:九一一週年祭
四貿易外交官爭奪世貿組織秘書長寶座
胡錦濤未獲俄石油管道承諾
經濟部:台尼自由貿易協定諮商會議近期登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