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法合作《洛神賦》 明年五月在台首演

標籤:

【大紀元3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凌莉/台北報導)計畫了三年,古典南管樂舞戲《洛神賦》終於敲定台法雙邊合作,明年5月國家劇院首演後,將在亞洲及歐陸演出。這項耗資台幣二千多萬元的製作,目前仍在發展階段,漢唐樂府藝術總監陳美娥表示,配合作品在法國首演,屆時巴黎將同步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預計發表相關論文二十篇。

 五年前漢唐樂府與巴黎小艇歌劇院也合作過歌舞戲《梨園幽夢》,這部以傳統南管樂與古典巴洛克樂舞結合的作品,在法國及荷蘭演出時獲得讚賞。這次在法國布赫居文化中心主任吉爾伯(Gilbert Fillinger )促成下,法國巴黎市立劇院、里耳劇院都將加入共同製作行列。

 從一開始的台法共同製作,雙邊藝術家交流同台呈現,到現在敲定由歐陸新銳導演魯克斯(Lukas Hemleb )設計,漢唐樂府二十位表演者登台,這項談了三年的計畫一波多折。製作總監陳琪說,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經費,雖然演出計畫和檔期大致談妥,但光是製作費的二千多萬預算仍無著落,初步估算,台灣方面將分擔約一半的經費,除了兩廳院提撥的製作費之外,多數預算必須靠募款。

 陳琪表示,這次的跨國合作,同時可以深度了解歐洲劇院製作節目的方式,對台灣藝術團體是一大助益。因應法國檔期問題,《洛神賦》世界首演將於2006年5月在台北國家劇院,接著進行新加坡、北京等地的亞洲行程,明年10月轉往法國演出。由於導演魯克斯來自德國,德方目前也有意安排像杜塞朵夫劇院等表演場所加入歐陸巡演行程。

 陳美娥表示,《洛神賦》還在發展階段,不過文本已完成,全劇以詩賦為主要內容,描繪人神戀情,敘事性不強,但詩情畫意濃密。在導演魯卡斯的要求下,全劇十八個角色,清一色由女舞者擔任,其中部分男性神只將由女舞者反串。因應《洛神賦》需要,該團也公開徵求舞者。雖然全作還在發展中,她說,導演魯克斯對舞台也有初步的想法,向來簡約強調整體美感的風格將延續,並且以原木的形式來表現劇中的景象。她說,魯克斯甚至希望突破過去舞台上下左右的結構,這次想嘗試由地面下昇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走訪大溪木藝博物館 探索歌后鳳飛飛故事館
研究:在飛機上睡覺前喝酒 威脅心臟健康
加國亞省班芙公園夢蓮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今夏去歐洲度假?加拿大發旅行警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