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考試采用新試題意圖解決長期生存問題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安莉莉編譯報導)SAT考試始于40~50年代,取代了當時的從住宿學校到貴族學校的審查資格嚴密、心領神會式路線,代之以真正的英才教育制度。去年有230万考生,參加了280万次考試,其中一些考生參加了兩次。但是SAT的地位近來受到嚴重挑戰。曾在2001年表示可能會拋棄SAT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的龐大系統﹐將會在未來三年里研究新考試的結果以确認是否真的有所改進。其它大學已經做出了決定。就在上個月,威斯康星州的勞倫斯大學和紐約的圣勞倫斯大學不再把考試作為必備條件。

美聯社2005年3月4日賈斯廷-頗普 (JUSTIN POPE )報導,并非所有地方都認為SAT很重要。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貝茨學院(Bates College)。二十年前,這所文科學院做出決定,學生們可以自愿提交標准考試分數,但是不再作為必要條件,因為他們确信這些考試對确認誰將會有所貢獻以及誰將事業有成不起什么作用。今天,貝茨學院說數据資料證實了當初的預測。

貝茨學院的研究發現,遞交SAT成績的入學申請人和不遞交SAT的入學申請人一旦進入校園后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他們之間平均分數只相差0.05,在畢業率上只有千分之一的差距。

面對越來越多大學對SAT考試預測學生能力的有效性的懷疑﹐SAT試圖改變。考試新增作文是SAT所屬的“大學委員會”為讓招生界确信SAT仍然是有用的和公平的一种考試而做出的一次努力。如果試題改革成功,貝茨的做法就可能會繼續在未來的20年里被視為古怪行為,而如果失敗,貝茨就會被視為開拓者。

那些懷疑SAT有效性的學校說,無論對他們還是對學生和家庭來說,SAT都不值得花費這樣的金錢和精力。他們越來越擔心SAT,這個為所有人提供公平競爭場地的考試,現在已經變成了窮人和少數族裔學生的障礙。

根据多方面衡量,SAT仍然很熱門。去年有230万考生,參加了280万次考試,因為其中一些考生參加了兩次。而在大約一半州中更受歡迎的ACT則有210万次。ACT從上月開始為考生提供作文考試的選擇。

一家反對這類考試的團體Fairtest列出700家不要求這些考試的學校,但是這份名單包括許多間報名即收的學校和以賺錢為目地的學校。對多數希望上大學的學生來說,不參加SAT或者ACT(多數大學兩种考試成績均接受)會是很大的冒險。事實上,即使這兩种考試通常不相上下,一些以SAT為慣例的州中的學校報導說更多的學生為保險起見,兩种考試都參加。

全國大學招生咨詢服務協會最近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百分之六十的學校“相當重視”標准考試分數,而1993年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六(那時的學生在校學習成績仍占多數比例)。這個“相當重要的”數字在最大的學校中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這些學校的招生官員受到更大的壓力,被要求對入學申請進行更精密、更具體的審查。

很少有人怀疑SAT創始宗旨的美好。

SAT考試始于九十年代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取代了當時的從住宿學校到貴族學校的審查資格嚴密、心領神會式路線,代之以真正的英才教育制度。根据尼古拉斯-列曼的1999 SAT歷史“大考試”(The Big Test)中提供的資料,在耶魯大學1941級中,六所住宿學校提供的成員超過了所有公共學校提供人數的總和,對猶太人和羅馬天主教徒規定了限額,百分之三十是校友的孩子。今天,象耶魯大學這樣的學校看起來更象美國,多數學生來自公立學校。

“如果沒有SAT,招生程序會是什么樣?”大學委員會主席哥斯頓-卡頗敦(Gaston Caperton)說,“作為一名家長,我不想讓學生們在沒有一個得到專業确認,成為招生程序組成部分的客觀衡量尺度的情況下入學。”

哈佛大學招生事務主任威廉-費茲塞蒙斯(William Fitzsimmons)說,這個考試仍然是為達到公平的目標而服務的。來自劣等學校的申請人在該學校沒有為他們提供進階先修課程(AP)或者SATII主題考試的情況下可以用SAT來展示他們的真正潛力。

費茲塞蒙斯說,在分數膨脹和高中(包括家庭學校)質量相差極大的情況下,他不能僅僅靠成績來做出決定。而且,据他說,哈佛大學多年的資料顯示考試分數的确體現出學生未來的成績。

大學委員會對41所院校的研究還發現,得分不超過1000分的學生在大學一年級平均分數達到3.5或以上的不超過百分之十四,而得分超過1200分的學生在大學一年級的平均分數達到3.5或超過3.5的則超過半數。由于許多學校因畢業率低而遭到批評,因此這個比例數目不容他們忽視。

但是,這些數字對大學二年級學生杰葵琳-史密斯來說,就不以為然了。上周,她坐在貝茨食堂里吃飯時說:“我認識很多聰明的蠢才,他們能夠拿到1600的高分,卻松懈下來,在宿舍里竟然做噴滅火器這樣的事情。”

另一名二年級的學生金-科瓦斯基說,貝茨學院根据她的論文、高中平均分數和一系列體育運動和課外活動狀況來判斷她的入學資格,她為此感到高興,因為她的SAT成績低于學院的平均分數1100分。

曾長期任職貝茨招生事務主任,現任該學校對外事務副校長的比爾-希斯(Bill Hiss)說:“我們就以此數值來立下全國大學校門的收生水位以決定學生進何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份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結論:當學校審查了學生的SATII和高中平均學習成績后,SAT的考試成績對學生在大學表現就沒有了什么特別的意義。

在加州尤其令人感到擔懮的是不同种族在SAT成績上的差异。這种差异在相當廣泛的考試中都有所反應,近年來雖有所縮小,但仍然相當嚴重:去年,白人的累計平均分數為1061,黑人是857,而各類西班牙族群則在909-926之間。

最近,人們已經把焦點轉移到收入差异上。大學可以通過積極的行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种族差异問題,但是新的研究顯示,窮學生則沒有得到這樣的幫助。前普林斯頓校長威廉-鮑文(William Bowen) 等人在即將于下個月出版的一本書中認為,最高收入的四分一學生無論在參加考試的人數還是成績結果上都比那些處于最低收入者高六倍。但是,盡管頂尖學校給運動員、少數族裔學生和特別人物以規定的优惠,這本書的作者們得出結論說,那些來自貧窮背景的學生,一般來說根本沒有得到這樣的优惠。

“考試不能測出你所克服的困難,”資深招生專業人士勞埃德-撒克說。他現在創建了一個名為“教育保護”的團體,旨在改善招生程序。他擔心新的考試更容易通過訓練而獲成功,從而使問題惡化。

大學委員會主席卡頗敦說,新考試不象以前那么容易輔導,并強力否認SAT已經成為了机會的障礙。談到對學生的壓力,他說,有點壓力是适宜的,但是壓力應該來自教室,那么學生就不會擔心SAT。他舉出有關在歐洲或中國的學生成績的大量統計數字,以及關于遠比這里更加依賴一次性考試的文化,他說避諱考試不是好的方法。

他說:“問題不在于一些年輕人因為要參加大學入學考試而給予他們自己太大的壓力;問題在于太多人還沒有做好取得成功的准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辛巴威:遣返南非工會代表團不影響兩國關係
玄妙的土星極光
新SAT考試首次出臺 -內容多難度大
SAT II 中文模擬考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