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波:致狱中郑贻春

──现代化学者的受难

杨银波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12日讯】贻春兄:

此封极具笔力的信函,兄弟我实在是来晚了,苦水吞尽,却仍不及你心中痛楚之万一。你我2人结识两年多以来,惺惺相惜、肝胆相照,凡事皆是彼此激赏、鼓励,可谓君子之交,此情此义,永世不可忘却。于国家政治、社会进程而言,你胸中燃烧的熊熊烈火,自文字到声音,皆可被后世尊为智勇之士的先锋留痕,虽困于时局、因于官治、迫于民昧而不得广为发扬,但字字句句皆有力量,其创造性的表达风采,挥洒洋溢,幽默智趣,出于多年思索而集成,绝非平凡文儒所可比拟。

我们的结识,毕竟还是源于文字与声音上的共鸣,但这共鸣穿越时空,虽监牢禁锢亦不可阻挡。想起我们的数次电话长谈,话不言尽不罢休,纵论天下之大是大非,力求为生民立真灼宏论,为前途寻开山大道,好一阵阵慷慨激昂、赤诚耿直,好一次次笑声云彻、潇洒气度。尤其是你那东北人特有的方言味道,以你诗意的思维进行一番创造式的加工,总能既开言论,又得欢畅,笑煞众生也。

我不能忘记你在电话里对我一次又一次的鼓励──

◆银波啊,你这条路走得好。通过这种实际的调查,在最逼真的矛盾之中看到国家矛盾社会化的缩影。这项基层工作往往被作为“小事”而冷漠,你的存在是对这种冷漠的有效弥补和反击。只要你长期持续下去,你的根基、你笔下的文字、以及你在这样充足准备之后形成的独立思想,都要比普通的空谈有价值得多。
◆银波啊,你还需要提炼你自己的语言,让它形成你自己富有特色的独立表达。你要尽可能挖掘埋在这个社会最底层、最内在──也就是最决定这个社会走向──的力量,让这股力量作为你的精神支撑,只有这样,你的言论和作为才能够更为立体而有力地表现于人们的面前。决定一个作家是否优秀的标准就是:你最深刻的发现能力,离社会最真实的一面究竟还有多远?
◆银波啊,在我的心目之中,你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青年思想家。我们这个国家非常需要像你这样有足够判断能力的青年。你走的道路相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已经是捷径了。所以你要珍惜这个时代,珍惜你处于自由状态的每一个瞬息,要真正倾尽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力量,去为这个不公正、不民主、不自由的国家发出你们这一代青年的声音。
◆银波啊,世事无常,万一哪天把我抓起来了,我想我的灵魂仍然是自由的。一切阻碍世界文明潮流的,都是对未来进程的倒退和拖累,都是对国家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所以我永远乐观。我的乐观是由自信建立起来的。我相信我所表达的思想,将被时代所证实,将被人们所实践。民主事业的进步,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不懈的奋斗,当然也避免不了代价的付出。如果非要我去承受这个代价不可,那么你一定不要忘了,这条路还在往前延伸。

贻春兄,你放心,你所发表的340余篇文章仍然不会失去你那些流连忘返的读者。你在《自由亚洲电台》的精彩节目仍然不会失去你那些发出内心微笑的听众。你更不会失去像我这样著文论述、行走江湖的兄弟、朋友、同行和同道。甚至于,我想说,你多年来对这片土地和人民如此沉重的真爱和思索,也不会让中国失去你这样一位元创造型人物;或者更毋庸谦逊地说,中国不会失去你这样一位如此丰富、独特、奇异的天才。

然而,我毕竟还是有些担心。我担心年轻的人们只吸收了你狂的情绪与恣意的冲动。我担心在他们并不充足的历史经验里面会如此轻而易举地记住你的话语却忘记了言行归一。我更担心你即将面临的司法审判和员警暴力会浪费你如此惊人的旺盛的生命力。

其实,兄弟我最担心的,还是我们今天这个如此荒谬而恐怖的中国政治现实:在一个现代化国家之中,受难的却是一位著名的现代化学者。

赠语“天下没有白坐的黑牢”的兄弟:杨银波

2005年3月9日 拱手敬上

──转载自《民主论坛》网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杨银波:对话:普通外来工的矛盾与反思
杨银波:盘古乐队 今后的路还很长
杨银波:三个年龄层的女工体验
杨银波:电台专题活动之后的五点感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