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華銀信用卡部門出售 大型銀行興趣不高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3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十三日電)台灣復華銀行信用卡部門傳出欲單獨出售,不過由於發卡量不大,且購併後成本效益比不高,目前名列前茅的發卡行普遍興趣缺缺,不過對於新加入信用卡市場的銀行而言,仍有相當吸引力,某大銀行信用卡部主管表示,今年目標衝百萬卡的新光銀行,是目前檯面上可能較有興趣的買家。

根據台灣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的統計,截至今年元月底止,本國銀行總流通卡數約 3,792萬張,其中發卡銀行領先群包括中國信託商銀、台新銀行、國泰世華銀行、聯邦銀行、玉山銀行與台北富邦銀行,流通卡量皆超過200萬張,相對復華銀目前信用卡發行量僅約50 多萬張,流通卡數約為29萬張,在新增客層貢獻度低的情況下,可能吸收意願不高。

銀行高層表示,過去台新銀曾以新台幣近億元的代價,購併過中聯信託信用卡部門,以當時中聯信託流通卡數約8萬多張計算,每卡價值超過千元,不過最後由中聯信託卡友轉為台新卡友的人數不到50%,顯示出信用卡部門的移轉,並不如外界想像,客戶也會隨之移轉。

剛從悠遊聯名卡標案鎩羽而歸的聯邦銀行資深經理陳明智就指出,聯邦銀無意參與復華銀信用卡部的標售,由於彼此的客層重疊性高,即使買下來對聯邦銀的客戶數增加幫助有限。

銀行高層也認為,購併信用卡部門需要評估的層面相當廣泛,除了客戶的重疊性,包括信用卡資產品質、循環信用的呆帳情況及每卡實際效益,就目前而言,外界也難以窺知。

根據銀行局資料,截至今年元月底止,復華銀信用卡循環餘額尚餘33.47億台幣,逾放比約在2.55%左右,且信用卡當月停卡數已高於當月發卡數,信用卡業務已出現萎縮現象,外界的疑慮不無道理。

不過,對剛起步衝刺信用卡業務的銀行而言,可能由於客戶重疊性低,原有的發卡量也相對較少,因此藉由買下其他銀行的信用卡部門一次大幅提昇卡量,再藉由服務層面留住持卡人,也是可能的策略之一。

銀行高層表示,例如近來積極推卡的新光銀,即是有可能的買主之一,新光金控去年買下聯信商銀改名為新光銀行後,相當重視信用卡業務的拓展,雖然目前流通卡數還不到30萬張,不過新光銀已搭上新光三越百貨這隻金雞母,今年準備發行聯名卡,也立下今年發卡量衝刺百萬的目標。

在台灣金融業界視今年為金融整併元年下,除了金融機構之間大吹整合風,各項業務的整併與金融機構內部的組織改造,也是重頭戲,尤其台灣的信用卡市場已步入成熟期,成長高峰已過,信用卡市場將走向整合趨勢,勢不可檔。

相關新聞
美國銀行磁盤失蹤 120萬客戶資料恐被竊
信用卡市場近飽和 銀行切入聯名卡搶市
中國信託推出首張Visa wave卡 感應式付款
在中國使用騙領信用卡可判無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