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誤信偏方 蜂膠治癢 愈擦愈癢

人氣: 5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台中市一名婦人以蜂膠治療皮膚搔癢症狀,不僅直接塗抹,還用來泡澡,不料症狀非但沒有改善,反而出現多處腫塊,又痛又癢,皮膚科醫師懷疑禍首可能是蜂膠,婦人卻不以為然,經在耳後塗抹試驗,果然是蜂膠惹的禍。

這名婦人因小腿搔癢不已,且手臂有濕疹症狀,聽說蜂膠具有奇特療效,於是以蜂膠直接塗抹患部、甚至將蜂膠倒入浴盆泡澡,不料症狀不僅沒有改善,還愈來愈嚴重,全身長滿腫塊,外觀紅腫,且又痛又癢,婦人雖四處就醫,卻嫌醫師所開處方無效,仍持續塗抹蜂膠及泡蜂膠澡,形成惡性循環。

婦人日前到台中榮總皮膚科求診,沈瑞隆主任初步診斷為接觸性皮膚炎,詢問她曾使用何種藥物,婦人原未吐實,經追問後才明白說出,不過婦人對於醫師指稱可能是蜂膠造成皮膚症狀惡化卻不相信,認為蜂膠是高價用品,怎麼可能有問題。

沈瑞隆請她將蜂膠抹在耳後測試,如果沒有問題,即需施行皮膚切片檢測是否罹患皮膚癌。婦人依照醫囑進行試驗,耳後果真出現紅腫刺痛症狀,經停用蜂膠、塗抹抗發炎藥物,一個多月後,身上腫塊終於消退。

沈瑞隆建議,使用外用產品時,最好先在耳後或手臂內側試抹,觀察一、兩天後,未出現過敏反應再使用,以免適得其反。

塗抹前 先測試〔記者唐在馨、徐夏蓮╱台中報導〕中山醫學大學健康管理學院院長王進崑指出,根據統計,皮膚對蜂膠過敏的人僅佔零點五%,比率其實不高,預防之道是塗抹前先測試一下,尤其若有傷口更應特別注意。

王進崑表示,蜂膠係從蜂巢的黏合物中萃取,由蜜蜂的口水混合其所採的樹芽嫩汁製成,由於蜜蜂雖居住在擁擠的蜂巢中,卻從未發生「集體感染」情況,因此被認為蜂巢具有極佳的殺菌隔離效果,經研究也證實此種效果全拜蜂巢的黏合物 – 蜂膠之賜。

目前市售蜂膠產品主要以酒精或甘油萃取分為兩大類,以酒精萃取可將蜂膠內刺激性物質一併萃取,味道較嗆,但殺菌效果較好,尤其治療傷口潰瘍效果不錯,缺點是塗抹時較痛,相較之下,以甘油萃取較溫和,一般適用於口腔潰瘍、牙齦腫脹等症狀。

他說,根據統計,約零點五%的人使用蜂膠會出現過敏反應,因此民眾塗抹傷口前,最好先在完好的皮膚試驗一下,避免直接塗抹傷口。此外,以酒精萃取的蜂膠因刺激性大,有人滴入口腔內潰瘍的傷口時,傷口非但沒有癒合,反而更嚴重,最好先以水稀釋,再含入口腔,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國人視蜂膠為養生聖品,市場蜂膠熱賣,不僅品牌、種類繁多,且銷售管道多元,藥局、藥妝店或精油專櫃均有販售,形式從滴管、膠囊、粉狀甚至製成牙膏、香皂、奶粉等,售價也依含量不同,便宜的一百元可以買到,貴的則要價兩、三千元。中市某藥局即指出,同樣三十西西,新西蘭產地要價九百元,巴西則為兩千元。

王進崑說,來自巴西的蜂膠產品,因蜜蜂種類及樹種相同,品質均一性最高,至於中國因產地多、蜂種多、樹種也多,品質參差、差異最大,有的效果極佳,有的奇差無比,民眾選購時,應仔細察看產地、含量、酒精或甘油濃度等項目,再比較價錢。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