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情首長︰注意中國擴軍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平宇綜合報導〕美國國防情報局(DIA)局長賈柯比十七日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指出,中國為突破美國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正致力發展和購置「對地攻擊巡弋飛彈」及「反艦巡弋飛彈」。

他說,中國希望遏阻美軍在台海衝突時進行干預。美國相信,為了遏阻台獨,中國固然在軍事上施壓,但也採行積極的外交及經濟策略。

賈柯比表示,中國領導人不願與台灣兵戎相見,至少在二○○八年北京奧運前中國會盡量容忍,但是「如果它覺得必須採取行動以阻止台灣獨立,它會採取軍事行動」。

出席聽證會的中央情報局(CIA)局長高斯也指出,中國軍事擴張威脅到部署在亞太區域的美軍,對美國造成新問題,全球最敏感的五大安全議題,台海可能是其中之一。

高斯指出,兩岸關係受反分裂法及台灣憲改影響,中國警告指台灣憲改是走向獨立的時間表,如果中國認定台灣的作法超出其容忍限度,他相信北京有對台動用不同程度武力的準備。

賈柯比指出,對地攻擊巡弋飛彈(LACM)將對區域內美國及盟國基地構成威脅。而反艦巡弋飛彈(ASCM)同樣具有防範不易等特色,並具備「第二擊對地攻擊」能力,因此中國頗感興趣。隨著導引系統精進、推進系統強化,ASCM將是防禦一方的重大挑戰。

賈柯比研判,到二○一五年時,中國將擁有數百枚高精準的地面發射LACM。中國也設法研發、外購ASCM,希望取得多種發射技術,俾可分別從飛彈、水面艦艇、潛艇,以及陸地發射,以提高穿透力,有效攻擊敵艦。「萬一美軍需要馳援台灣,勢將面臨重大考驗」。

他指出,中國繼續推動軍事現代化,優先項目包括潛艇、水面作戰艦隻、空防、彈道飛彈、反艦巡弋飛彈以及戰機。不過如何整合這些現代化的武器系統,並非易事。此外,解放軍決定再裁減二十萬陸軍,以減少人力、增強戰力。

賈柯比指出,去年一年,中國在台灣對岸部署的短程飛彈繼續增加,也增強空軍、海軍、地面部隊的戰力,藉以威嚇台灣,並遏止美軍介入。胡錦濤接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後,中國的戰略優先順序和軍事現代化工作都不會有重大改變。

反制反分裂法 要從區域架構找利基

自由時報者王平宇╱特稿

美國軍情官員日前在國會作證時,以中國反分裂法與台灣憲改工程,認定台海當前處於安全敏感狀態,同時直言中國正試圖突破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美國官員的國會證詞,一向被認為充分代表政府政策,其中透露的訊息,台灣可謂喜憂參半。

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連日來台灣民意多譏笑其荒謬,更痛恨其侵台野心,但除去不解與憤怒,台灣更應從「反分裂法VS.台灣關係法」的區域新架構思考台海情勢,才能找到利基。

根據台灣關係法第二條規定,「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解決台灣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抵制以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美國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對照中國在反分裂法第八條中所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美中在台海的針鋒相對,已隨著反分裂法的出爐,明確地條文化了。

台灣近日還有人輕言修改台灣關係法,不思中國就是無法迫使美國修改或廢除台灣關係法,才不得不另立反分裂法,如今自提修法,不僅昧於時勢,恐怕更正中中國下懷,政府高官發言豈可不慎?

台灣問題只是中國崛起的第一役而已,若獲成功,舉世才會真正見識到中國崛起之後的威力。依此戰略大架構思考,台灣在安全上獲得美、日更多支持已可預見,基於「反分裂法VS.台灣關係法」的戰略思維,未來美國甚至日本類似針對中國威脅的談話,將只會有增無減,並將圍繞在對台海「非和平」狀況的攻防。

台灣身處這一新興的區域架構下,除了內部凝聚反反分裂法的民氣外,更根本的作為,恐怕還是要在堅持既定信念及與美國保持充分合作兩者間找到平衡。

在不犧牲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等根本前提下,還要避免選舉短線的民粹操作、避免官員即興式的發言,凡此種種,都遠比總統或個別官員是否上街頭更為關鍵。

相關新聞
受多重壓力 歐盟解除對中軍售禁令難獲共識
中俄為聯合軍演地點起爭執
金門內洋靶場火警  附近小學被迫戶外教學
譚慎格:解禁對中軍售反對聲浪 歐盟應多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