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原:莫讓統獨之爭陷兩岸於戰火

古原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訊】中國今年的人大不同尋常,先是解了香港特首董建華的職,接著又推出“反分裂法”,兩岸三地本來就剪不斷、理還亂的局面,再度趨於緊張和不安。

董建華八年前榮任香港回歸後的第一任特首,可惜豪無建樹,上下不討好。更經歷了信任危機、金融危機、SARS危機,以及各種政治危機,撐不到第二任期滿就無奈辭職,黯然下臺。特首的空缺將由誰來接替?未來接班人的作為將會如何?香港人能否爭取更多的民主空間?皆成為一個未知數。

至於臺灣方面,大陸的“反分裂法”猶豫重磅炸彈投向臺灣,兩岸的仗未開打,便勝似開打。連日來,臺灣各界對《反分裂國家法》反應激烈,群情激昂。陳總統還號召臺灣民衆踴躍參加3月26日的大遊行,反對“反分裂法”。

其實,武力犯台其來有自,中共從未放棄過使用武力收復臺灣的意圖。以前沒有專門針對臺灣獨立的法律,但並不等於中共會坐視台獨行為。大陸每年的海上軍演,就是行動上的“反分裂法”。這次推出“反分裂法”,應是針對前不久美、日《聯合聲明》把台海納入兩國安保範圍的回應。

世道多變,從前的國、共之爭,隨著時政的變遷,已轉變為統、獨之鬥。無論是國、共之爭,抑或是統、獨之鬥,最大的輸家都是百姓。兩岸政府拿著百姓的生命做賭注,去打一場勝負難分的仗,實在冒險又不應該。如果因為一邊要武力統一,另一邊要冒死獨立,從而將兩岸變為另一個血火中東,這絕不是我等百姓所期待的“統一”或“獨立”。

百姓所期待的是一個和平的統一,或一個和平的分治,這並非天方夜譚。前蘇聯的分治、兩德的統一、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分離,都是沒有流血的獨立或統一。大陸和臺灣,如果雙方都沒有能力改變對方時,那就保持現狀吧,總比將兩岸陷於戰火要好。一旦膠著于戰火,“盛世”的大陸和繁榮的臺灣,都將蕩然無存。

縱觀兩岸三地的紛爭,其矛盾的加劇主要來自大陸。大陸和香港的“一國兩制”,及大陸和臺灣的“一國兩府”,都因為中共的霸道獨裁而不能修成正果。在香港事務上,大陸否定香港人的普選要求,還試圖用“23條”來限制香港人的基本自由。“一國兩制”無異于“一國一制”,使得港人面對獨裁的統治益發憤慨。本來可以為和平統一做借鑒的“一國兩制”,已經成為臺灣人躲之不及的明晃晃的陷阱。對於臺灣,中共在國際事務上也處處打壓。中共從前是要“解放”臺灣,後來是要“統一”臺灣,現在是要“解決臺灣問題”,雖然用詞趨於平和理性,但實際動作並不平緩,軍事上的威脅越來越大,近年更頻頻擴充軍備,逼迫歐盟解除對華武器禁令,使得臺灣跟大陸越走越遠,以至於要求擺脫大陸而自立門戶。

中共為武力統一臺灣的行為辯解時,往往理直氣壯地借用美國南北戰爭的例子作為擋箭牌。但美國的南北戰爭,並不是單為統一而戰的,它更是為廢除奴隸制而戰的。如今的武力攻台,是以統一的名義,讓獨裁摧毀民主的臺灣,和南北戰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中共想完成統一大業,為何不借鑒兩德的經驗?為何不參照美國的聯邦制度?為何不開放民主參政制度?在民主浪潮的衝擊之下,連印尼、伊拉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阿富汗這樣的伊斯蘭國家都開始民主選舉,中共還要撐到何時?一手拽著獨裁,一手提著屠刀,哪還能騰出手來握著臺灣的手?

──轉自《觀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古原:Google的悲哀
古原:賑災又成政治秀
古原:從趙紫陽病逝看政治群體的變數
古原:從「恭喜發財」說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