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反對派沒有強勢領袖 抗議前景難料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特稿) 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吉爾吉斯反對派抗議國會選舉不公,他們仿照烏克蘭橙色革命掀起大規模抗議行動如火如荼,卻受到反對派陣營中缺乏像「尤申科」式具有威望的政治領袖,這次群眾運動是否會重蹈一九九○年國內種族抗爭流血事件的覆轍,受到各方關注焦點。

 當年,在前蘇聯解體前夕,長期被共產黨壓制的民族矛盾日趨尖銳,民眾要求擴大共和國自主權的聲音不斷升高。當時的奧什市吉爾吉斯族與烏茲別克族造成數百人流血事件,全國五個地區捲入動亂,吉爾吉斯與烏茲別克為此事件幾乎釀成戰爭,吉爾吉斯首都比斯凱克市宣佈進入緊急狀況,最後前蘇聯內務部派警察進入維持秩序,局勢才穩定下來。

有趣的是當時吉爾吉斯國內出來平敷亂局的是當時社會清流知名的物理學家國家科學院院長阿卡耶夫,後來他當選總統,連任至今長達十五年。

  他長期執政下施政一直重北輕南,區域貧富差距加大,社會問題頻生。莫斯科觀察家說這次反對派抗議國會選舉不公,只是將這些一連串問題引爆的觸點。

  這次吉爾吉斯反對派抗議行動,最令外界擔心的是反對陣營沒有夠威望的政治領袖。各地勢力林立,組織像盤散沙。這次參加國會選舉因在吉爾吉斯居住未滿五年而參加抗議的前駐美大使與外交部長歐頓巴耶娃,雖然已有國際知名度,但在大多數人信仰伊斯蘭教的吉爾吉斯裡,她的女性身份想要脫穎而出,實在具有先天上的困難。

吉爾吉斯用當地語言來說是「草原」與「流浪」的組合,缺乏強勢領導人的吉爾吉斯反對派抗議風潮將把吉爾吉斯帶向何處?由於當地位於歐亞中心點,戰略位置重要,吉爾吉斯情勢演變已經成為舉世關切焦點。

相關新聞
吉爾吉斯國會選舉情勢緊張
前蘇聯共和國吉爾吉斯 舉行國會大選
吉爾吉斯舉行國會大選
中亞兩國選舉結果遭質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