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產業轉型 陣痛難免 前景不差

吳榮義為台灣產業界打氣 謝金河建議不要投資大陸股票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蔡竺欣報導)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3月23日表示,臺灣產業正處關鍵的轉型期,面對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以及中共政治上的打壓,確實讓很多人憂心忡忡。但外在環境雖不好,臺灣去年在全球競爭力排名表現卻很優異,技術創新名列全球第7、科學研究第8、金融第9,大家不必太擔心台灣經濟前景。

吳榮義23日參加在臺北遠東國際飯店舉辦的「台灣產業結構與資本市場發的挑戰與策略」研討會,主辦單位為中華開發,臺灣玉山科技協會。多位國內外政、商界學者專家,分別就臺灣的產業結構;資本市場發展,以及兩岸三地的互動提出建言。

主持人謝金河表示,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主要是仰賴對美國出口急速成長,這又帶動外資企業投入更多的資金,在中國建造工廠,因而造成一種假象的良性循環。中國大陸經濟成長不是來自於實際內需,而是靠資金的瘋狂擁入,一旦引入資金的誘因消失後,投資過剩的結構性問題必然顯現。

陸委會經濟副長傅棟成呼應說,人民幣被嚴重低估了30%-50%,升值是必然的趨勢,只是時間的問題。

傅棟成表示,一旦人民幣升值,勢必衝擊中國大陸經濟發的火車頭–製造業。再加上現在中國有65%的省份能源短缺,面臨嚴重的限電壓力,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所有臺商應該有風險意識,及早規劃應對措施。

摩根史坦利證券董事總經理何資文接著說,為了抑制通澎,美國已確定調高利率,消費者的利息負擔以及負債將大增,這也會嚴重地影響對中國製造品的消費數量,值得大家注意。

至於大陸股市是外資望而怯步的。僅管中國大陸經濟急速成長,四年來股市卻跌掉了五成,這種奇怪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法令規章不完善,以及極度人治化的結果。謝金河接著補充說:「中國大陸股市是個毒瘤,一碰就會痛,就會爛掉。」他從不建議投資人投資大陸股市。

中央大學臺經中心主任朱雲鵬則認為,臺灣產業面臨大陸的低價競爭,降價不是解決方法。臺灣廠商為了尋求更低的製造成本,紛紛西進大陸設廠,導致價格嚴重崩跌,後自己扼殺自己。他舉筆記型電腦為例,臺灣廠商競競業業,晚上都不睡覺,生產出全世界最便宜,最好的產品。可是毛利率只有5%,這次臺幣由34元升至30元,很多廠商便虧錢了。其實利潤來自於創新。只要有新產品,就有高利潤。而臺灣現有的研發工程師,因長期被要求降低成本,思想早已僵化,無法創新。◇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