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域天地:網誌風持續延燒 政治人物也熱中

標籤:

【大紀元3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綜合報導)網路發展快速,部落格熱潮已延燒到政壇,一些政治人也紛紛設立個人網誌,然而,未來發言造勢真的就可以不需透過主流媒體了嗎? 青少年在網路上使用新潮語言與文法,學者卻認為這並不會對英語造成損害。

此外,最新研究顯示,女性可不再是網路上的弱勢族群,為了吸引這群嬌客,網站與網路購物商最新紛紛研究女性網路族購物行為的特性,目標瞄準這一族群眾的荷包。

●政治人物也是網誌族 發言造勢無須主流媒體

去年美國大選部落格(blogger,又譯網誌族)一戰成名以來,已成為全球熱門的傳播溝通管道,不但改變由媒體將消息傳遞給閱聽眾的傳統模式,更讓政治人物與新聞媒體間的關係產生微妙改變。

有人認為,部落格應發揮摘奸發伏的功用,成為政治人物的監督者,讓政客聞之色變。但也有政治人物認為,部落格未必不好。對某些政治人物而言,可以將網誌當成發表政見演說的肥皂箱,透過建立自己的網誌公佈消息,不再需要假手主流媒體。

波士頓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州眾議員柯克斯是首位建立網誌的重要政治人物;據傳連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也有自己的網誌。

加州奧克蘭市市長布朗也是網誌的使用者,箴言報引述他的談話報導:「網誌豐富了對話,更提供交換想法的論壇,對於官員而言,網誌是相當有用的論壇。」網誌熱潮延燒至政壇,用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然而網誌使用是否會改變政治人物與媒體記者之間的權力關係,可能就有待觀察了。

●網路新潮語言有害正統語言?專家:不然

網路發展迅速,青少年在網路上溝通似乎已經發展出新的語言與文法,常常創造新詞新字,甚至不注重文法,也不興斷句,讓老一輩的人讀來暈頭轉向,大嘆簡直對「美麗優雅的語言」是一種汙辱,更可能對語言發展造成傷害。

然而,語言學家卻提出嶄新看法。英國威爾斯大學語言學者克里斯塔在華盛頓的「網路語言研討會」上表示,快速傳布使用的數位英語方言對於正統英語而言是利多於弊。

英國詢問報引述克里斯塔的話報導,網際網路透過語言促成新的創造力,目前已經進入書寫語言的革命新階段,對於促成孩童及成人識字而言,網際語言也成為新的動力。所以下次看到讓人「一知半解」的網路語言,可別急著大罵「語言能力差」了。

●新興網路誰當道?女性力量不容小覷

如果還有人認為網路資訊是男人的專利,女人只能「望網興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根據美國洛杉磯「專業行銷網」(MarketingProfs.com)公佈的研究報告,從事線上購物的人口中,百分之六十三是女性,同時在各項家庭開支中,受女性影響的部分佔了八成。

因此,網路購物商看準這個趨勢,開始投入各種女性網路人口的分析研究,發現典型女性使用網路通常都在尋找「連結」(connection)。她們希望找尋關於健康、家庭與生活的產品與資訊。網路對女性而言,是一種工具,而不是玩具。

分析人員認為,就是因為女性重視網路的工具性,因此網站「設計精不精良」、「好不好用」,就顯得很重要,六成五的女性認為便於使用與設計良好是網站的重要特質。網站及網路購物商想要抓住女人的心,可得先弄清楚她們的喜好,才能吸引她們的眼光。

相關新聞
五語快譯通 學鄉土語言上網聽真人錄音
中國被批濫用危害國家安全罪名
電子商務不安全 女教授破解兩大密碼算法
第四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報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