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搭極地航班 罹癌率增加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文儀╱台北報導〕對於國泰航空的作法,華航、長榮等國內航空業者表示,宇宙射線的高輻射量,主要出現在靠極圈的特定航線,因此國內業者無需調整機組人員排班。

國泰航空則表示,經常飛行的旅客可上網站下載程式,記錄及計算自己每年飛航旅程的輻照量做為參考。

國泰航空指出,他們已採用電腦程式推算機組人員的輻照量,確保機組人員不會超過建議的年輻照量﹔對於一般旅客則要視飛行航線、高度和太陽活躍程度,決定會吸收到多少輻射劑量,因此他們建議經常搭飛機旅行的商務旅客的雇主,有責任評估及妥善安排員工到外地工作的頻率,也可減少可能的輻射影響。

華航、長榮等國內航空業者昨天指出,前幾年有關高空飛行會有宇宙射線的輻射影響,甚至機組人員罹患乳癌、血癌機率較高等研究發表時,曾經測量過所屬航線的宇宙射線,發現輻射量並不高。

國內航空業者說,宇宙射線的高輻射量,主要出現在靠極圈的特定航道,因此飛航的航空公司有必要限制機組人員,飛航該航道的頻率,台灣相對較沒有這個問題。

國泰航空也表示,基地設於高緯度地區的航空公司,對於宇宙射線的問題更要重視,因此像歐盟就有監管輻照量的規範,國泰航空也依香港民航處的要求,對機組人員採取相關措施,包括以電腦程式推算其輻照量、限制飛航特定航線次數等。

至於一般旅客,國泰航空指出,飛行途中無可避免會接觸更多輻照,也可能增加患癌機會,不過相對於天然致病癌症的死亡率,因飛行罹癌的風險極低,例如有人持續廿年、每兩週來回香港及紐約,患癌致命機會較平常人增加約零點五%,相信多數人認為可接受。

《新聞辭典》宇宙射線輻射量 飛趟洲際航班=照1次胸部X光

宇宙射線是來自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粒子或原子核,主要包含質子、中子和α粒子等微粒。當這些粒子與地球大氣層的原子互相產生影響時,便會產生次級輻射。

高度愈高與愈往南北飛行,所暴露的宇宙射線輻射量就愈大。飛越地球兩極的航班的輻射量是飛越赤道的航班的一倍,理由是兩極的大氣層較薄,以及地球磁場將宇宙輻射粒子移離地球的能力較差。飛行於一萬零五百公尺高度時,宇宙射線輻射量是在地面的五十倍到一百倍。洲際航班的宇宙射線輻射量,相當於接受至少一次胸部X光檢查。

宇宙射線輻射量各地不同。搭機所曝露的輻射量要看起訖地、飛行路線、高度與當時太陽活動情況而定。太陽活動最高潮時,強大太陽磁場將部分輻射粒子移離地球,故此時的輻射強度最弱。

輻射劑量的測量單位是「西弗」(Sievert ),但西弗單位較大,故通常以其千分之一的「毫西弗」,或以百萬分之一的「微西弗」單位來計算。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的估計,搭機旅客每年輻射劑量上限為一個毫西弗。

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在於經照射後細胞會產生變化,甚至可能致癌。某些航空公司機組人員會佩帶監測輻射累積計量的臂章。但國泰航空並未採取這種做法。一九九五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經常飛越高緯度的芬蘭航班的空姐罹患乳癌的機率,是非定期搭機女性的一倍。(取材自南華早報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