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黑幕重重

標籤:

【大紀元4月13日訊】中國大陸過高的房價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不僅牽動著百姓的神經,也引起專家學者、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統計局快報顯示:2004年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漲幅首次突破兩位數,房價漲幅為七年來最高。中國大陸房地產價格虛高眾所周知,究竟是哪些因素推動著房價的上漲?房地產市場到底怎麼了?

揭密一:成本1.2萬售價卻達3.8萬

據人民網報導,某商業銀行北京分行某支行的行長在談及房價走高的根本原因時透露,朝陽區某個樓盤的商舖部分,綜合成本為1.2萬元/平方米,但售價卻達3.8萬元/平方米,利潤空間之大絕非常人所能想像。

這位人士同時透露,目前,本市房地產行業利潤空間非常大,除了商舖外,住宅項目、公寓項目等均是如此,最次的開發商一個項目做下來,也能實現30%的利潤。 

揭密二:開發商虛擬合同抬高房價

2005年2月位於上海市廣東路的「天賜公寓」共49套房子全部被一個人買走了。天賜公寓每平方米的售價在24000元左右,49套房子總價超過1億元人民幣。經調查,本找不到神秘購房人。

業內人士表示:開盤的時候,開發商希望通過自己先搞一批虛擬的合同,把房價抬高,等到不明真相的百姓市民跟進以後,再把這些虛擬的合同撤銷,到尾盤的時候,剩下的這些房屋被開發商囤積居奇,開始釣魚賣得很高。

揭密三:中行自揭被騙大案 6億騙貸案只是冰山一角

京城東部二環內黃金地段一個名為森豪公寓的樓盤,因為一起被中國銀行自揭傷疤的騙貸案,成為近期的明星樓盤。實際上該假按揭騙貸案兩年多以前就被發現、實際作案時間已超過4年、是近期被媒體窮追不捨才曝光。

因為媒體提前曝光,中國銀行2日匆匆公佈了北京「森豪公寓」6.45億元虛假按揭騙貸大案。這件假按揭案值之大,令人乍舌,但業內人士和專家卻坦言,假按揭普遍存在,在房地產業早就不是秘密,此次中行案件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房價上漲 看不見的第五因素

從數據判斷,不合理的市場供應結構、商品房開發建設成本增加、部分地區供求總量失衡、部分地區投資和投機性購房需求增長過快等是四個因素是推動著房價的上漲發力源頭,但是還有一個看不見的第五因素:泡沫政績為房價推波助瀾。

面對新一輪質疑房價虛高的輿論聲浪,從地方政府和行業部門的自身利益考慮,拒絕承認房價虛高顯然是意料中的事情。據工人日報指出,房地產金融研究學者尹中立直言,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與國外不同,是地方政府主導下的房地產價格上漲。

另一位打壓房價的領軍人物易憲容博士更是鮮明地認為,地方政府通過自己掌控的土地壟斷、政策指引及輿論導向,製造了房地產價格只漲不跌的價格預期,成為高房價最堅定也最有力的支撐者。

百姓:高房價還要走多久

面對一路走高的房價,民眾苦不堪言。住房像穿衣一樣,每一個人都必須有房住,而不管檔次高低,這是它必需品的屬性。但是,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卻被人為地嚴重扭曲了,房價高的離譜,泡沫越吹越大。

一邊是普通老百姓面對必需品的高房價而望房興歎,一籌莫展;一邊是某些房地產商大放房地產上漲信號,主觀上想賺取更多暴利,客觀上有把房地產推向崩潰邊沿的可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遊客消費成經濟支柱 日本「觀光立國」見效
中國房企遠洋集團遭清盤呈請 股價跌10%
人民幣遭遇多重貶值壓力 今年已下跌逾2%
不敵價格戰 日本車企5月在華銷量均下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