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財有道獎項貶值 金雞百花改為兩年一評

標籤:

【大紀元4月19日訊】(據中華網4月19日報導) 針對國內文藝評獎過多、過濫的現象,日前中宣部頒佈了《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規定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由原先的90個減至24個,最具傳統的金雞百花電影節改為兩年一評,上海、長春等電影節均被降為地方性電影獎項。
  
開放冠名權 電影節生財有道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王興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獎項過多過濫的背後是獎項貶值,毫無公信力,此舉出台,靠經營評獎斂錢沽名釣譽的人就痛苦了。
  
記者從組委會瞭解到,金雞百花電影節所需費用主要依靠社會集資和企業贊助解決。

面向市場開放的主要有:總冠名權、各項活動的分冠名權、專用產品權、指定服務單位、紀念品開發權、門票收入等。

以第十屆為例,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以400萬元金額獲得了金雞百花電影節總冠名權,另有35家企業為五大系列21個主體活動專案提供了多種形式的贊助,贊助總金額超過1000萬元。


  
金雞百花電影節冠名權拍賣更是自電影誕生以來的首創。記者在電影節招商網站上看到,去年“金雞百花”組委會公開以800萬-1000萬的價格為電影節總冠名招商,最後終於花落“柯達”。
  
此外,與服裝、旅遊、商貿等附加產品一起用“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也是“金雞百花”的特色之一。即使面對無數質疑,中國電影家協會也從來不對外公開到底收取了多少主辦費。
  
未公映影片被提名 與考核機制有關
  
由於金雞百花電影節沒有“各影院負責人根據票房和觀眾反應等因素推薦”這一評選條件,導致提名名單中常常出現許多未公映的影片。
  
第十一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奪獎大熱《和你在一起》慘敗給未公映的《美麗的大腳》和名不見經傳的《沖出亞馬遜》兩片,痛失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兩大獎。

馮小剛執導的《一聲歎息》、《手機》一直受到觀眾的追捧,但卻一直無緣金雞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導演提名,馮小剛公開揚言:“我可以永遠不參加金雞獎的評選,這沒有什麼。但沒有我的電影,他們會很沒有面子。”
  
一位第五代導演告訴記者,未公映影片被提名和我國特有的獎勵機制有關。在各大電影製片廠眼裏,獲獎是考核製片人、導演、演員以及其他製作人員的一個量化標準,獲得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五個一工程獎等也是導演身份的一個象徵。
  
電影評獎與市場嚴重脫節
  
第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上,電影評獎與市場脫節的矛盾開始暴露。最佳影片居然出現了三部並列的情況:《生死抉擇》、《我的父親母親》、《橫空出世》,最佳導演也由張藝謀和陳國星並列獲得。金雞獎評委搞平衡現象被媒體曝光,金雞獎的威信一夜之間降到穀底。
  
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不得不承認,中國影協號稱5000多人,但一半以上都是年事已高的離、退休人士。事實上,目前活躍在國產電影第一線的電影人幾乎都和影協沒有關係。影協遠離一線電影人,成為中國電影的奇特現象。
  
用盛極而衰來形容“金雞”“百花”雙獎的歷程似乎有些過分,但金雞百花獎的確有從輝煌的穀頂到尷尬的穀底的經歷。

時至今日,金雞百花電影節已經無法吸引中國本土明星的傾情參與,姜文、張藝謀等具有國際影響的電影人都不願意為金雞百花電影節捧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巴金名作《家》6月開機 劉燁正式簽約飾演覺新
劉燁片場低調慶祝27歲生日 謝娜猛夸愛郎
劉燁首部個人寫真集反響熱烈 將在京簽售
劉燁在京簽售《捉影劉燁26》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