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批判惡質媒體 傳播學者呼籲民眾共同努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二日電)最近兩週,電視主播的八卦緋聞,成為台灣各大主流媒體追逐的焦點;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有感於新聞道德淪喪,今天邀集多位傳播學者與婦女團體代表召開記者會,發出拒絕惡質媒體的心聲,也呼籲全台民眾「拒看、拒聽、拒買」惡質惡質新聞。

記者會發起人、台大新研所所長張錦華舉出去年發生在美國的「珍娜傑克森露奶事件」為例表示,民眾的聲音不容小覷;她說,珍娜在去年超級盃中場演出時,裸露胸部的鏡頭播出了一點七秒,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卻接到高達五十四萬通的民眾抗議電話,對電視台開出五十五萬美元的罰款。

張錦華說,一則無關公眾利益的主播八卦緋聞,兩週來在台灣各大媒體持續播出,許多閱聽眾已達到感覺崩潰邊緣,但台灣媒體八卦漩渦仍不斷發展,令人心痛;她除了呼籲媒體自律和婦女團體監督之外,其實民眾也可以直接打電話到電視台或報社抗議,表達大眾不需要八卦訊息的憤怒,達到監督媒體的效果。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助理教授管中祥指出,新聞工作者不是追逐八卦的狗仔,當記者被上司要求處理如此八卦消息時,應本著職業道德良心拒絕要求,也可發起媒體記者連署,聲明記者不要這種惡質的工作環境。

新聞公害防制基金會執行長盧世祥指出,媒體生態有如「一犬吠影、百犬吠聲」,一家週刊捕風捉影報導八卦新聞,卻引來這麼多媒體跟進;洛杉磯時報也於二月二十八日一則報導中,形容台灣媒體「解嚴前是政府的哈巴狗,現今卻成了瘋狗亂咬人」,媒體面臨深刻檢討的局面。

盧世祥說,改善媒體惡質生態除需政府立法規範,也需要強有力的機構監督,打擊胡亂報導的八卦媒體,除了他律,也希望媒體自律。

多位與會的婦女團體代表也指出,如果週刊持續八卦,並引起主流媒體持續跟進報導這些無關大眾利益的事件,她們不排除發動婦女抗議,並拒絕購買這些八卦新聞。

傳播學生鬥陣代表薛丹琪則說,從這些八卦報導可看出,新聞媒體有兩種道德標準;倡導情慾自主,卻用高標準的角度審判緋聞當事人;優秀前輩為求收視率表現而播報這些新聞,相當可惜;她希望媒體先進以身作則,秉持新聞良知道德,作傳播學生後輩的表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