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樂團國樂器講座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馬楨舊金山報導/四月二十三日﹐「漢聲樂團」為灣區民眾舉辦了一場中國樂器講座。樂團藝術指導﹑主持人汪洪向來賓介紹了二胡﹑班胡﹑笙﹑揚琴﹑阮﹑馬頭琴﹑笛子﹑八葫﹑葫蘆絲等多種中國傳統樂器﹔他希望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樂器和音樂文化﹐並通過與主流社會的合作﹐把中國的音樂帶入美國主流社會。

汪洪在講座中演奏了「漁歌」﹑「紫竹調」等中國傳統民樂﹐讓來賓體會中國樂器的優美和特點。

弘揚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促進文化交流

主辦者汪洪表示﹐舉辦這樣的講座主要目的是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樂器和音樂文化。目前在舊金山灣區﹐至少有五﹑六百個孩子在學中國樂器﹐象東灣的蘭尼學院(Laney College)﹑林肯小學﹔南灣的火鳳﹑漢聲﹑及中華國樂團。

汪洪表示﹐通過與主流社會的合作﹐可以把中國的音樂帶入美國主流社會。他本人每年會與一些音樂家共同製作不同的音樂﹐例如今年蒙古題材的音樂和西洋樂器墨管五重奏﹐明年的絃樂四重奏。

汪洪說﹐「一般認為西洋樂器與中國樂器沒有關聯的﹐但我儘量地把這些東西融合在一起﹐象去年我們跟美國的爵士樂團Big Band合作﹐今年二月與舊金山的交響樂團合作也都非常默契。他認為今年十月與東灣奧克蘭芭蕾舞團的再度合作『雙喜』﹐表明中國音樂受到主流社會的歡迎。」

汪洪說﹐住在美國有機會接觸不同文化與社團﹐與韓國﹑日本﹑印度﹑美國爵士樂鼓﹑中國鼓社團的合作﹐有機會讓這種多元文化組合﹐不但讓各個社團在文化上有一個交流﹐而且各個社團的觀眾也拉在一起﹐也是一種觀眾的交流。

音樂是一種不同的世界語言

在問及到東西方音樂上是否有什麼不融洽的地方時﹐王洪說﹐有人說音樂是一種世界語言﹐我也不完全這樣認為﹐從聲音上來講大家都可以聽到﹐但是音樂有音樂的語言﹐其實音樂的語言還是不同的。象我們去演奏印度的音樂覺得很困難﹐為什么﹐因為它的語言跟我們不一樣﹐同樣他們演奏我們的東西﹐同樣也比較難。

汪洪說﹐有些傳統的東西就說一個習慣﹐你沒有聽慣那樣音樂﹐突然去演奏﹐就抓不住它的特點的東西。象你聽到愛爾蘭的音樂﹐你要是沒有學過﹐你也不知道如何演奏﹐因為它有技巧的東西和傳統的東西﹐風格的東西﹐很難掌握。所以整個就是說主要的就是我能夠把這些東西放到一起的目的﹐就是說希望能夠有一個文化上的交流﹐通過這交流﹐你可以學到別人的東西﹐然後再融合到我們的作品裡面。所以我們音樂﹐你很難說是什麼樣的風格的﹐是一種綜合性的。

據悉﹐下一個週末(4月30日)漢聲樂團還將在舊金山的日落區圖書館舉辦另一場講座。(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千年古樂的魅力—— 南管音樂
千年古樂的魅力 ——南管音樂樂器
蔡依林新專輯樹大招風 工作人員簽生死契防盜版
青春光陰怡趣事    兒女情懷總是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