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祖:喜歡演反派 最大的理想是做藝術家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4月29日訊】(據中華網4月29日報導)我一直以為吳彥祖比我大不了幾歲,跟我算是一代人,但是採訪當天他毫不掩飾地告訴所有人他31歲了,而且更加坦然地說自己還是一個新人。在香港,在一個30歲的男人身上,在一個習慣于名利場中佩戴各種假面的演員心中,這樣的理性和成熟是很少見的。

但是我更願意把他看成一個面相較好的大男生,特別是他明顯經過強化學習的中文發音和個別生硬的成語,還有他坦誠表示自己不認識漢字的時候,尤其顯得真摯。
  
  一個男人說另一個男人可愛或許會被人誤會,但是我願意冒這樣的風險。吳彥祖確實很可愛,他跟我一樣都喜歡黃秋生和吳鎮宇,他在說自己想做一個藝術家的時候,眼神中不含半點雜質。

新片介紹

  片名:三岔口

  導演:陳木勝

  主演:郭富城、吳彥祖、羅嘉良、李心潔、寧靜、鄭伊健

  上映:2005年4月28日

  一名洗黑錢分子在押解回港途中遭殺害,職業殺手行兇後逃去無蹤。買兇殺人的集團主腦眼看被凍結的資產即將解封,可是獨生子卻被擄失蹤。

  負責押解犯人的警員是個倒楣專家,他鍾愛的女友十年前人間蒸發,令他一直不能釋懷。在調查過程中,他發現洗錢集團首腦所聘用的律師,其妻子Amy竟然長得跟他失蹤女朋友頗為神似,引起了他對律師夫婦的調查興趣。

  殺手雖然順利完成任務,卻不由自主地對案件產生好奇,有違殺手“不聞不問”的原則,原來那員警和其失蹤女友當年一起主持“警訊”,令他難忘。同時,他也愛上了那位專門替他接工作的代理人……

入行經歷

爛片也許是磨煉

  在香港,每年都有無數新秀削尖了腦袋往裏鑽,但能夠成功上位的不過寥寥。吳彥祖當是其中幸運與實力共存的佼佼者,這位在美國出生並接受教育的英俊少年,當年在連漢語都不會說的情況下回到香港。最初只是為了賺零花錢接拍廣告,卻被導演楊凡看中,出演《美少年之戀》(1998年),立刻引人注目,開始了娛樂圈生涯。

  1998年,張婉婷對吳彥祖青睞有嘉,讓他在《玻璃之城》裏飾演黎明的兒子,得到第十八屆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隨後他主演《特警新人類》、《紫雨風暴》等動作片,在《紫雨風暴》中,吳彥祖將一名失憶恐怖分子演繹得恰如其分,令他一躍成為影評人和觀眾心中新生代演員的領軍人物。

  七年中,吳彥祖先後出演了近30部影片,這些作品水準不一,既有《變臉驚情》、《偷窺無罪》等爛片,也有《旺角黑夜》、《重裝員警》等上乘佳作。也許爛片是一個演員必然經歷的自我磨練的過程,重要的是,吳彥祖每次都是用心在演,他也因此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

喜歡演反派角色

  看到了斯坦利•庫布裏克《發條橘子》以後,發現原來人生陰暗面的東西也可以拍得很好看!

  記者:在你憑藉《旺角黑夜》和《新員警故事》中的兩個反派角色獲得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之前,似乎多數觀眾並不認可你的演技,只是關心你的外表。這次在《三岔口》中,你再次演了一個殺手———是不是反派人物演起來比較討巧?

  吳彥祖:我演過的幾個比較好的角色都是反派,像《知法犯法》、《新員警故事》和《旺角黑夜》裏的殺手。我覺得從《知法犯法》開始,才接觸反派角色有趣的一面:導演給你這個機會,他把這個角色的基礎打得很好,像很多演員說過的反派的發揮空間會比較大,他可以不守規矩,可以很誇張地來渲染角色。

  其實我十幾歲的時候看到的電影都是很健康的,看完後也很開心,但是突然看到了斯坦利•庫布裏克《發條橘子》這樣的電影,我被嚇了一跳:原來電影可以表達人生陰暗面的東西,而且可以拍得這麼好看!不知道為什麼,我特別會受到這種電影的影響,這些反派的人物讓我明白,他們變化是有原因的,這個世界是有誘惑的,有些人會因為無法抵制誘惑而發生變化。

  記者:你自己呢?是不是也有“陰暗”的一面?

  吳彥祖:我小時候常常打架……人都是有底線的,我現在的底線比以前更高了,但是某些時候仍然會有暴力啊衝動啊等等心理。每個人都有這種東西,關鍵你怎麼引導它。幸運的是我是一個演員,角色有時候能夠讓我宣洩出來,每次演完反派,我都覺得很輕鬆。回憶拍“爛片”經歷那段時間香港拍電影沒有劇本,導演像講故事似的,我覺得好,就會相信他。

  記者:以前你曾經跟王晶合作拍過一些電影,但拍出來以後效果都不是很好,那些作品是你自己的選擇嗎?

  吳彥祖:2000年我跟王晶合作過《知法犯法》,那時候合作還是蠻好的,導演發揮得好,我就演得好點……當時我剛入行沒多久,沒有經驗,那段時間香港拍電影是沒有劇本的,導演跟我講故事,像《偷窺無罪》和《赤裸特工》,我覺得好,就會相信他……那時候我年輕,很容易被騙———我沒有指責別人騙了我,但是效果確實不如我想像中那麼好。我覺得人物不錯,但是劇本太爛,甚至沒有劇本!這是我控制不了的,而這種情況對整個行業都是很危險的。

記者:既然拍了這麼多“爛片”,而且演技又長期不被承認,為什麼還堅持做演員?

  吳彥祖:因為我還是喜歡拍戲這個過程。我以前是學建築的,我對很多人努力創作一個作品出來的這種環境很享受,在片場就是這樣的感覺,很上癮而且興奮。在拍了那些爛片之後,我自己也想過以後要不要演戲,怎麼演下去。當時我演了一個舞臺劇《快樂王子》,這次經歷把我以往的矛盾和身上的毛病都拿掉了,像“洗底”一樣。我還是一個新人。

“新人”自我評價

  這樣的話讓我有很大壓力。其實我的位置很尷尬,香港沒有我這個年齡的男演員。

  記者:你已經31歲了,年齡不小了,仍然認為自己是一個新人?

  吳彥祖:如果你到了一個位置,以為自己很不錯了,不用繼續學習了,那你就完蛋了。這個行業就像學校一樣,我需要自己時刻做一個新人,不斷學習、進步。

  記者:作為“新人”,香港老一代演員中有沒有你的偶像?

  吳彥祖:周潤發是對我影響最大的演員,很小的時候就看他的電影,他成為我的一個目標。剛入行的時候,我最崇拜的是黃秋生和吳鎮宇,想學習他們做一個性格演員。

  記者:香港像梁朝偉這樣老一代的男演員已經到了那樣一個位置,而年輕人裏卻還沒有能夠完全站得住的,有人說你是最有希望的一個,你怎麼看自己所在的位置?

  吳彥祖:這樣的話讓我有很大壓力。其實我的位置很尷尬,香港沒有我這個年齡的男演員,三十多歲的。

  梁朝偉那樣一批演員是更容易被人接受的,而我這樣的機會並不多,我1997年開始拍戲,是當時香港的電影環境最不好的時候。這樣走過了8年的時間,我不會去想別人怎麼評論我,我只能把工作做到最好,能到他們的位置也好,不到也好,關鍵是我現在走的路是怎樣的。

今天面對的新誘惑:

  就是錢吧,還有攀比的心態。在香港做一個演員,大家都會比你開什麼車,穿什麼牌子的衣服

  記者:看來你的心態很平和,但是你剛才也說到誘惑,誘惑是永遠存在的,今天的吳彥祖會面對哪些新的誘惑?

  吳彥祖:就是錢吧,還有攀比的心態。在香港做一個演員,大家都會比你開什麼車,穿什麼牌子的衣服,追求法拉利、賓士、LV(路易•威登,法國著名時尚品牌)的衣服。這會讓人把內心偏離到一個不健康的角度。但是我不斷告訴自己,拍戲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衣著光鮮,而是為了滿足我的內心表達,為了過癮。如果有一天我會為了錢接一部戲……我希望那一天永遠不會出現。演員是一種藝術,應該是純淨的。

  對藝術家而言,賓士和LV都是不必要的。

  記者:你認為自己是一個藝術家?

  吳彥祖:我想做一個藝術家,但是我知道我還沒有到那個位置。我從小的理想就是做藝術家,我為什麼要學建築?因為我想學畫畫,但是家裏不讓。中國人的家庭認為做藝術家不能賺錢糊口,所以我只能選擇建築。雖然今天的電影也是一個大的商業,但是它仍然有藝術的那部分。當我跟導演討論角色、故事和我表現人物的情感的時候,這一刻就是藝術創作。

從男孩到男人:

  不能完全把男人的一面和男孩的一面截然分離,男孩的那部分永遠是我們內心的一部分。

  記者:接拍關錦鵬導演的《長恨歌》,會不會在自己的演技上向理想更近了一步?

  吳彥祖:接《長恨歌》第一個原因當然是關錦鵬導演,他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導演,就像王家衛一樣,一個鏡頭會重拍很多次,大家一起去把玩這個過程中最細小的部分,作為演員這是很有意義的。第二個原因是我祖籍上海,我爸爸是一個老上海,他跟我講過很多上海的故事,我一直覺得上海是一個很浪漫的地方,這部電影給我一個機會去回憶我爸爸的年代。其實那個角色跟我爸爸的經歷很像,一個男孩子怎麼變成一個男人。

  記者:那你覺得自己是男孩還是男人?

  吳彥祖:做一個男人可能就要面對很多責任和矛盾,我個人可能還沒有完成這個過渡吧……不能完全把你心裏男人的一面和男孩的一面截然分離……我以前認為一個成熟的男人和男孩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現在我越來越覺得這不可能,男孩的那部分永遠是我們內心的一部分。馮睿/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媒爆料楊千嬅倒追3年 吳彥祖終於上鉤
電影首映保安嚴密 吳彥祖搶鏡城城讓半面
陳木勝不孚眾望 《三岔口》香港受到追捧
周迅避談自己婚事 坦言非常開心鵬菲在一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