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保祿二世風格獨具

標籤: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沛清羅馬三日專電)有史以來,每一位教宗都有不凡的作風,因為每一個時代都會面對不同的問題,所以每一個時代就有不同的人選。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姓沃提瓦 (Wojtila ),名加祿,於一九二0年五月十八日生於波蘭的瓦道維斯,在家鄉完成中學教育,隨即進入加耶隆納大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戰爭大學關閉而輟學。在這一期間曾在一採石場充當勞工,於一九四二年進入克拉科總修院讀神學。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一日晉鐸,同時也為波蘭僑民做些牧靈工作,返回波蘭後,在尼哥維克堂區任副本堂,同時在當地大學著手撰寫他的倫理神學博士論文,於一九四八年獲得博士學位。

加祿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運動家、語言家、戲劇家,同時又是一位詩人與作家,他時常發表學術性文章及許多文學作品,尤其是討論倫理學,倫理神學及青年問題的文章。

由於他的才學出眾,曾在魯伯林大學執教,成為該大學的哲學講座。一九五八年七月,年僅三十八歲時,教宗碧岳十二世拔擢他為主教。一九六四年元月十三日更晉陞為克拉科總主教。

一九六七年三月二十日,教宗保祿六世將他榮陞為樞機主教,當時他僅四十七歲。先後擔任波蘭主教團副團長、教義委員會主任、教友傳教委員會主任等職,在教廷更膺選為教義部和東方教會部與禮儀委員。在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六日被選為教宗。同月二十三日加冕。

教宗早年喪母,哥哥也在他十二歲時過世,大姐則在他出生六年前已去世,二戰期間一九四一年時,他的父親也撒手人寰。他是在一連串的不幸中長大。

他的當選打破了四百五十五年以來,教宗是義大利人的傳統,改變以往的作風,可以以十大特點來形容他的作風。

第一、平易近人;第二、經常到各地巡視教徒;第三、有語言天才,能說英文、法文、義文、德文等多國語言;第四、是一位運動家;第五、公開梵蒂岡的財政;第六、果敢無畏;第七、敬愛聖母;第八、推動和平;第九、是一位出色的牧者;第十、直接與重要人物通話。

相關新聞
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在位史上第三長
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生平大事簡史
教宗葬禮時間將於四日宣布
香港教區明晚舉行追思彌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