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與否 外資看法各異

標籤:

【大紀元5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錢怡台北一日電)人民幣升值再度成為匯市炒作題材,大筆熱錢正伺機而動,在中國金融改革及海外強大的壓力下,分析師預期中國可能隨時放手讓人民幣升值,升值幅度約5%到10%,但中國經濟處於泡沫化,必須考量匯率變化所帶來的衝擊。

由於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海外壓力升高將迫使中國加速改革,加上美國施壓,掀起市場炒作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心態,市場甚至傳言中國可能在五一長假期間放手讓人民幣升值。

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指出,中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達9.5%,加上去年第四季,是8年以來經濟成長最強勁的兩季,中國經濟成長並未因實施宏觀調控措施而趨緩,對外貿易強勁,人民幣升值時機已到,預估升值幅度在5%到10%。

高盛證券 (Goldman Sachs)中國經濟分析師梁紅表示,許多國際熱錢預期人民幣升值,紛紛湧入中國市場,預估人民幣今年就會採取浮動的政策,將目前的緊盯美元改成釘住一籃子貨幣,然後再漸漸放寬,預估今年第四季時,人民幣可能升值9%。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首席經濟分析師謝國忠卻認為,中國經濟現在處於泡沫化,匯率改變的衝擊無法預估,中國政府不可能冒這麼大的風險,人民幣兩年內應不可能升值。

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也預期,人民幣今年可能還是會緊盯美元,就算升值,最多也只有2%幅度,因為計算中國通貨膨脹和利差,其實人民幣對美元「實質」匯率,去年已升值了3%。 人民幣升值議題不僅在匯市掀起熱錢湧入中國市場,對賭人民幣升值,分析師的看法各異。看好人民幣升值的分析師認為,中國目前利率過低,實質存款利率為負值,然而在目前的財經結構下,提昇國內利率將可能導致更大量的熱錢流入風險,因此中國實施彈性匯率將會隨時發生。

雷曼兄弟表示,大量熱錢流入將可能干擾央行對於國內貨幣供給的控制,中國3月底的外匯存底激增500億美元,總額達6590億美元,對於國內貨幣供給成長造成困擾,也加重歐美外部貿易保護主義者的壓力及主張重新評估人民幣的聲浪,美國參議院預計對中國進口的貨物徵收27.5%稅金,也加重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謝國忠卻認為,儘管來自世界其他各國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但是中國不見得會依照外界要求實行,按照中國的經濟循環,在未來的兩年經濟可能走弱,也許到時,外界對於人民幣的期待是貶值而不是升值,中國也將會持續採取緊盯美元的貨幣政策。

中國目前的金融改革政策成效,也是市場關注焦點,謝國忠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應該把重心放在財政金融改革方面,尤其現在中國的財金改革還在起步階段,當中國的官方銀行全部完成掛牌上市,外匯兌換的體系才有可能改變,他預估,中國進行財金改革的時間至少還需要兩年。

雷曼兄弟則認為,金融改革應賦予內外市場價格更大的決定權來分配中國經濟資產,中國需要一個更有彈性的匯率政策,以達到長期改革的最佳效益。雷曼兄弟相信中國的決策者正計劃將財金政策轉型為市場走向。中國似乎偏愛命令式經濟手法來避免經濟失衡,這些方法在短期是必要的,不過長期來說對於一個正在快速開放、並轉變為以市場走向的經濟體來說可能會失效。

謝國忠認為,中國通貨膨脹大部分是因為投資過熱導致的原物料價格上揚,如果投資獲得控制,通貨膨脹的壓力就會消除。中國經濟現在處在泡沫化階段,因此很難預期如果匯率突然改變會造成的衝擊,中國政府不會在近期冒這麼大的風險。

雖然中國擔心大幅度及太急速的調整人民幣將會傷害出口及引發市場不穩定,但是雷曼兄弟認為,緩慢及小幅度開放人民幣的浮動,很難改善中國經濟急速的增長及熱錢的流入,如果中國能夠維持針對資本性帳戶的管理,熱錢的流入是可以控制的。

謝國忠表示,如果中國重估貨幣價值,那也應該是為了中國本身的利益,而不是因為其他各國的壓力。儘管控制投資過度及通貨膨脹等因素,似乎支持了貨幣重估的論點,但是還有很多方法控制泡沫化,例如擴大資本利得的稅制就可以收到效果,增加借貸利率也是一個方法。

相關新聞
經濟學家格德斯坦談中國經濟過熱
中國群眾反日示威影響經貿  官民看法有差異
中國生態的惡化:珠江海域將成為死海
史丹佛大學教授建議人民幣繼續盯住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