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兒時】隨意抓,輕鬆吃(下)

吳樹枝

人氣 2

小時記憶中,我是爸爸、媽媽最疼愛的ㄠ兒【最小的】,每次去小小河流中抓魚蝦,總是會帶著我去幫忙著。那時很是高興的跟隨著,又蹦又跳的,一臉笑逐顏開的,來ㄠ、來去抓魚ㄠ!爸爸則帶著用竹材編織抓泥鰍的『三角型撈魚網』工具,我則帶著裝魚蝦桶子,一路興奮的跟隨著。

到了小水溝溪中,爸爸則拿著『三角型撈魚網』在水溝比較尾端的地方,放進水溝內,網兩旁及底部空隙用泥土或雜草塞滿,以防魚群溜走。我便在水溝前端,打著赤腳,雙腳不斷的且持續的往水溝內踩,撥著水,漆漆喳喳的用力踩。這時魚兒驚嚇之餘,便往我前面的尾端跑,其目的是讓魚往魚網鑽。當我雙腳到魚網時,爸爸正好把『三角型撈魚網』往上一提,收網,便大功告成。這時魚群滿漁網,有鯽魚、鏝魚、鱔魚、蝦、泥鰍、烏龜、甚至小蛇…等等,其中以泥鰍最大棕。當然啦!這種方法也可以一人自己做,方法按上述,一切OK。

我們這條水溝抓過後,又換其他處再抓,在沒有農藥污染的台灣50年代,很容易就滿載而歸。很愉悅的帶回家,奶奶、媽媽則負責將獵獲物洗乾淨,並用豬油放進大鍋內油,有時在泥鰍表面沾麵粉下油炸。不一會兒那可口的香酥魚炸,就味美可餐啦!當你吃到自己去抓回的獵物時,可是一臉滿足樣唷!哇!這個好吃哪!

在清純貧困的農村,這種隨意可獲得的佳餚,可是很好用ㄛ。我們平常上小學時沒有菜可帶,除了常吃菜圃蛋、自己做醬瓜外,這時油炸魚蝦,就成絕美的佳餚!

還有一種抓法,那就是當水溝停水時,有溝窪較深處【一般稱褲啦-台語】,必然有滿魚蝦類。這時將溝窪內的水舀掉,其魚蝦便成垂手可得的囊中物。水舀乾時,將石頭搬開其收穫更多,因石頭內藏匿著較大的魚兒,這時都也成甕中鱉了,有時還有烏龜呢?但石頭中有蛇類出現,得小心唷!也許年紀大一點,有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經驗,或許對年輕一代,可能是一輩子的神話。不過沒關係!筆者正好孩提時代,在這方面有很豐沛經驗,並撰寫成文,雖然文章不怎樣,至少可供讀者分享其中的喜悅,希望你會喜歡,拜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憶兒時】吃枝ㄚ冰
【憶兒時】古時候的手電筒-------煙草把
【憶兒時】摘蓮霧歷險記
【憶兒時】看水的辛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