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擴大外資參與 金管會提六大措施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十日電)因應國際知名指數編製機構英國富時指數有限公司(FTSE)將在今年 9月公布最新國家分類,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去年與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富時專案小組,提出六大興革措施,包括實施外資延遲交割機制、擴大外資參與有價證券借貸、實施新外資簡化登記制度等。

另外,金管會證期局長吳當傑表示,興革措施還包括實施不同外資ID(身份編號)移轉資產簡化措施,明確界定外資買賣上櫃及興櫃股票場外交易及開放盤中鉅額交易新制。

吳當傑指出,除開放盤中鉅額交易新制已在4月4日實施,其他新制將陸續開放,預計下星期可上路。

在實施外資遲延交割機制,吳當傑說,因考量外資時差因素,將外資正常交割時間延到T+1下午6時,且外資因假日交錯、電信中斷或天然災害等原因,或保管機構未收到交割指令或指令與成交報告不符,申報延遲交割到T+3下午6時,新制實施後,將可解決外資因顧慮違約交割,需將資金提前匯入的困擾,有助外資資金靈活運用。

在擴大外資參與有價證券借貸,吳當傑指出,從民國92年 6月底開始推動外資參與股票借貸,針對外資關心的2項限制,即策略性交易目的檢查(衍生性商品與現貨避險、套利及履約行為等) 與外資辦理議借交易需提供境內擔保品規定,予以取消。這個制度開放後,將大幅提高外資參與有價證勸借貸交易意願,活絡借券交易,便於外資投資策略多元運作。

實施不同外資ID移轉資產簡化措施,不同外資ID移轉資產,如最終受益人相同,申請程序由事前報金管會核准改為事後向證交所報備,首次移轉者,資產分割明細無須經會計師簽證,大幅簡化相關程序與成本,方便外資進行資產移轉。

至於明確界定外資買賣上櫃及興櫃股票場外交易,明確規範外資買賣上櫃及興櫃股票可以場外議價交易方式,深化外資多樣化的交易管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