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京清大演講 宋談台灣經驗 排除台獨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2日訊】〔自由時報特派記者李明賢╱北京報導〕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昨日在北京清華大學演講時,以極大比重闡述台灣經驗,提及台灣一詞達五十三次,強調兩岸應異中求同,從了解、諒解到徹底化解,創造和解再生、共生共榮的契機,真正迎接為中國人準備的「中國世紀」。他特別強調,「台獨是條走不通的死路」,台獨從來不是親民黨的選項。

宋楚瑜也在答問時表示,親民黨正在立法院推動兩岸和平促進法草案,希望能把「四不一沒有」與「九二共識」的基本精神化為台灣的法制基礎,國親將會結合成為戰略夥伴,不希望台灣引起任何的戰爭與災難,兩黨將有效地處理這些事情。

宋楚瑜昨日以「世界有多大,我們的機會就有多大,搭起兩岸間和解與了解的心靈之橋」為題發表演說,包括中台辦主任陳雲林、清大校長顧炳林都出席。

宋楚瑜特別強調台灣經驗,佔全部內容比重達四分之三以上,提及台灣五十三次,其中台灣意識七次、台灣經濟五次,但未提及「中華民國」。

他在演講時強調,世界在等著中國,中國準備好了嗎?另一個全球必須面對的必然趨勢,就是中國的崛起。他也說,「貧窮」才是兩岸最大的敵人,「均富」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分配不均是國民黨政府撤退到台灣的主要原因,所以勵精圖治,發展經濟,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蹟。

宋楚瑜特別詮釋台灣意識,並以「四百年來自立自強的故事」說明,澄清台灣意識絕非台獨意識,而是兩岸因四百年來的隔閡疏離,發展出不同的制度,台灣人擔心現狀改變,產生高度自我保護的台灣意識,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

據透露,國台辦曾事先看過宋楚瑜講稿,由於內容涉及諸多敏感議題,昨日演講過程,宋楚瑜頻頻低頭看稿,神情略顯緊張,一度還將「台灣意識」講成「台獨」,一旁陳雲林緊張地看了宋楚瑜一下。

不過,對於「台灣經驗」,清大師生反應冷淡,甚至有人打瞌睡。唯有宋楚瑜提及反對台獨,還有引用北京、新竹兩所清大,是「一塊招牌、兩間店面、殊途同歸、自強不息」,暗喻兩岸關係,才獲得現場熱烈掌聲。

宋楚瑜演說時,先推崇清大「半國英才」,造就胡錦濤及近三百位副部長以上的黨政要員,並提及他與連戰在五四前後,分別到北大與清大演講,等於分別到德先生與賽先生的大本營,代表兩岸人民共同期待炎黃子孫出人頭地的願望。

宋楚瑜表示,中國崛起是全球必須面對的趨勢,歐美經濟學家也認為,中國的經濟實力將在二○一五年超越日本,二○三九年超越美國,但「世界在等著中國,中國準備好了嗎?」宋楚瑜認為,中華民族百年來深受帝國主義之害,強盛之後應不會霸道,只會更加謙恭,「柔以克剛,王道服眾」,才是富強後應展現的特質。

他並引用大禹治水,有關「面對我們存在的事實」,中國應在「圍堵」與「疏導」中,做出明確的抉擇。

宋楚瑜強調,對於中華民族的未來,兩岸只有把人民幸福放在第一位,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可能方案,就是找出雙方的「最大公約數」。他也說,在未來關係中,檢視對方誠意與善意的基礎,就是「不要光看我在大陸說什麼,更要看我們在台灣做了什麼」。

〔自由時報特派記者李明賢╱北京報導〕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昨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答復學生提問時表示,廢省是他從政多年來,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因為他是「中華民族選出來的唯一的省長」,並說自己是湖南漢子,也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