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面對中國熱,台灣產業何去何從?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21日訊】雖然在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下,台灣內部曾有一陣激烈的反彈,而3月26日百萬人「民主和平護台灣大遊行」達到最高潮,隨後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主席連戰,以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相繼風光熱鬧訪問中國,卻又掀起新一波的中國熱。在政治熱之外,兩岸經貿是另一熱點,台灣農產品輸出中國固然沸沸揚揚,就是兩岸能否從事CEPA,以及是否簽訂類似「台商投資保障協定」等等,都牽動台灣民眾的神經。在此熱潮下,台灣產業是否會被掏空、台灣產業何去何從等課題又受到熱烈關切。

一直以來,台灣產業西進中國究竟應開放或管制都是兩極交鋒,根本無法獲得共識。表面上,政府政策是從「戒急用忍」到「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似乎是由管制朝向開放,其實都是在「開放程度大小」擺盪。不過,不管政府政策如何,二十多年來兩岸經貿愈來愈熱絡似乎是一般人的共同印象。大體而言,由勞力密集到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產品;由中小企業到大企業;由貿易往來到對外投資等等走向,應是兩岸經貿歷史過程的寫照。

我們可以舉幾項數據來說明:依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資料,2004年我對中國貿易總額約為616.39億美元,較上年成長33.1%,占對外貿易總額約18%,較上年同期增加0.9個百分點;其中,我對中國輸出金額估計449.6億美元,較上年成長27.2%,占台灣出口總額約25.8%,較上年增加1.3個百分點。台灣自中國輸入金額為166.8億美元,較上年成長52.2%,占進口總額約9.9%,較上年同期增加1.3個百分點。2004年台灣對中國貿易出超達282.82億美元,較上年成長了15.9%。

換以產品結構分析,2004年台灣對中國出口主要是電機設備及零配件為最大宗,佔了31%;其次為光學產品及其零件、機械、鋼鐵等產品。台灣自中國進口的最大宗產品也是電機設備及零件,佔了28.7%,其次是機械、鋼鐵等產品。由此可知,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結構可說是「產業內貿易」,產業內貿易指數愈高,產業結合程度愈深,顯見台灣跟中國產業的融合程度。再以「赴中國投資占我整體對外投資比重」這個指標言,2000年政黨輪替時是33.9%,2001年小增至38.8%,2002年卻跳升為66.6%,2003和2004年各維持在66.0%和67.2%。

這三項數據都是最近期的數字,所反映出的現象已被不少論者認為台灣對中國經濟已經「依賴過度」了。雖然到底比重多大才是「過度依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超過四分之一,甚至達一半以上應該是頗高的了,因而這三項數據顯示「台灣過度依賴中國經濟」的說法是有道理的。不過,到底「過度依賴」的缺點何在?論者也舉出相對年度的失業率來比較分析,台灣的平均失業率,在2000年時還只2.99%,2001年就跳升為4.57%,2002年達到最高峰(5.17%),2003和2004年雖然回降,但仍分別達4.99%和4.44%。對中國投資比重和平均失業率兩種指標數據在近幾年幾乎呈現亦步亦趨的正向變動,難怪會有「台商西進讓台灣產業與經濟掏空,就業機會流失、失業率上升」的結論出現。

儘管這樣子的推論必須做進一步檢視,而且勞動市場是落後指標,況且1996年以來台灣勞動市場受「制度性」因素(特別是勞工法令)的衝擊頗大,加上台灣平均失業率的跳升比赴中國投資比重躍升還早了一年,因果正好與勞動面是落後指標、比較慢反應的理論預期正相反,可是我們卻不能輕忽「依賴」在兩岸間的意涵。我們知道,在自由民主社會裏,「交易」、「貿易」是自然出現的,而「分工合作」也是到處可見,自給自足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此,說是「相互扶持」或是「相互依賴」都是可以的。所以「依賴」原本不應該是一個負面的名詞。

其實,「貿易依存度」一直就是表示兩國間貿易的熱烈程度,而我們也都清楚、明白,一直以來,美國都是台灣最重要的「進口國」,就是說台灣產品很大比例出口到美國,而日本則是台灣最主要的產品供應國,亦即台灣自日本進口很多東西。因此,說美國和日本是台灣經濟最「依賴」的兩個國家,應該不會有人反對,雖然多年來也都有「應該分散市場」的聲音出現,但都不是那麼的憂心。那麼,二十多年來,在中國門戶開放、改革開放和放權讓利下,依「比較利益原理」,兩岸經貿逐漸熱絡,迄今台灣對美國的「依賴」相對轉移到中國,為何就會有「憂心忡忡」的聲音出現?

再就「對外投資」來看,它也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某一種程度之後就會出現的自然現象,為何台商到東南亞或中南美洲國家投資就沒有「依賴、掏空」的顧慮,但赴中國投資卻有另番憂疑呢?1980年代風行中南美洲的「依賴理論」正可說明,該理論係以「人治社會」為背景發展出來的,亦即不論是貿易或投資,由當權者一個命令就決定「開放」或「停止」。當貿易或投資比重到某一程度時,基於政治利害突然喊卡,當事者的損失絕對慘重,於是「經濟人質」就出現了,亦即商人只能順從獨裁者的命令並依其指示行事,否則財產、事業,甚至生命都不保。那麼,當今的中國是否就是如此呢?

由中國祭出〈反分裂法〉之後,奇美企業創辦人許文龍的遭遇就可知一斑,許先生的飽受威逼利誘,在日本《產經新聞》4月26日刋出的「日本政策研究中心」所長伊藤哲夫調查報告中已證實,這對其他台商的「寒蟬效應」不可小覷。既然中國已暴露其「人治、極權體制」的現實,在「政治干預、指導經濟」下,適用於自由民主社會的經濟原理在那裏就行不通,而「台灣經濟過分依賴中國」也當然就不會是好事了!那台灣產業要往何處去?最好的辦法是中國體制轉為「民主法治」社會,而建立台灣為「公平公正安全舒適生活和投資環境」,屆時「全球分工」自然就會導引產業往最適合發展的地方,根本不必煩勞政府從事規劃、保護。因此,全球人士一起來扳倒「中共」就是正路,而當前中國內部掀起「退(共產)黨」熱潮,早已超過「百萬人退黨」,顯示共黨倒台徵象已露,推波助瀾的良機不可錯過!

大紀元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扁:中國是否使台灣經濟新生待檢驗
綠營國代選舉現警訊  批中國熱衝刺選情
政治人物中國熱  李登輝:用選票表達不滿
學者:紅色危機 民進黨太軟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