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者斷指事件看中國政府對媒體的干預

標籤:

【大紀元5月26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申華採訪報導)中國《南方都市報》記者溫沖的兩根手指被砍斷的事件發生後,一些媒體,包括在香港的《亞洲時報》撰文,質疑中國政府為什麼保持沈默,為什麼不公開對記者表示支持,對輿論監督表示支持。

記者邀請《人民日報》資深記者毛磊,以及美國北卡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趙心樹,談談他們對中國政府在溫沖事件中所起作用的看法,以及如何才能保護記者的人身安全。

記者:趙心樹先生,在這個事情發生以後,有一些媒體和網友批評政府,沒有公開站出來對溫沖表示支持,更沒有對歹徒表示譴責,您覺得中國政府在這個事件發生以後的表現怎麼樣?您怎麼評價?

趙心樹:據我所知,廣州當地政府的主要領導人是去醫院看過溫沖的,而且這個媒體上也已經報導,歹徒究竟是誰?他們的目地是在哪裡?這個當然有很多猜測,一般人都認為是因為他寫的報導所引起的。

記者:他寫的這個批評性報導。

趙心樹:對,批評性報導。就是說有人報復了,但是歹徒沒有抓到,所以這個很難評論政府應該怎樣行為。

記者:但是即使是這樣,尤其是「中國記協」尤其是主管宣傳的一些部門的領導人,您覺得是不是應該站出來對這個記者做一些公開的支持,對輿論監督做一些公開的支持,您覺得是不是有這個必要呢?

趙心樹:如果我們確定他確實是因為報復而造成的,而不是其他的原因的話,那當然應該說這樣做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這裏面有一個時間性的問題,是不是要等這個事實有一定的確定性了之後,那這方面他們沒有表示,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還不是很清楚。

記者:毛磊先生,有報導說《南方都市報》方面現在拒絕對外界透露任何有關這個案子的細節,目地是為了配合警方的調查,而且在網上還有網友貼出來廣東省宣傳部門有關方面的一個文件,就是說為了配合警方調查希望媒體不要報導這個案件,您覺得這麼做合不合適?

毛磊:在目前的狀況下最重要的是儘快破案,那麼在兇手沒有抓到之前,各種炒作、猜測都是沒有根據。

記者:趙心樹先生我們知道在美國的媒體上如果出了一個什麼轟動性的案件,比如說前幾年的華盛頓地區的冷槍射手的案件,消息出來以後,媒體蜂擁而至去報導採訪有關這個案件的情況,而且警方也是每天都召開新聞記者會,向媒體透露警方的進展,您覺得這是不是也是老百姓的一種知情權呢?

趙心樹:美國有一定的法治的環境,也有媒體從業人員的一定的道德環境,有許多東西媒體之間有一個共識,不該報的他不報,這不是因為沒有言論新聞自由,而是因為媒體知道自己對社會有一定的責任,其中包括有些東西它應該有一個自律,所以不報。就中國媒體和政府而言,媒體和警方之間的這種互動還沒有形成。

記者: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溫沖被害的原因,是不是因為它所寫的這個批評報導所引起的報復,但是我們所知道的,在中國媒體上也有很多的報導,就是說中國的一些新聞記者如果要揭露一些黑暗,比如說煤礦的礦難所造成的原因等等,都要經常要冒著很大的這個生命危險去採訪,去報導,那麼我就請問一下毛磊先生,您覺得應該採取些什麼措施來保護記者的人身安全呢?

毛磊:這個問題我大概十年前寫過一篇記述文學,題目是「中國記者被打現象備忘錄」,裏面談過幾個特點和現象,一個就是大陸的記者做批評性報導還是很勇敢。第二個特點,就是在毆打記者、阻礙媒體採訪的人員時,有些執法人員參與其中,包括警察法官。第三個特點,「中國記協」是維護記者合法權益的一個最高的民間組織,往往在這些事情發生之後軟弱無力,只是提出聲援,沒有很具體的維護記者權益的一些辦法和措施,這個非常遺憾。最後一個特點,就是在案件發生之後,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責任困難重重。

記者:毛磊先生您覺得您所總結的這些特點,是不是跟中國還沒有「新聞法」有關呢?

毛磊:對,最後我就是想講,這個新聞法據我所知已經起草了二十幾稿三十幾稿,但是難產,立法機構一直沒有正式立項。

記者:為什麼呢?

毛磊:為什麼呢,就是還不夠重視,憲法裏面明確規定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但是究竟如何保護公民的這項權利,沒有法律的具體的約束和具體的權利義務。

記者:趙心樹先生你怎麼看待剛才毛磊先生所說的這些?

趙心樹:現在中國政府對這個媒體的這控制,採取了行政干預的手段,從邏輯上來說是跟憲法違背的,在干涉的過程中。事實上,他們也知道這不是一個很光彩的事情,所以很多干涉都是採取打電話,開會不准做紀錄,我叫你這個文章撤下來,但是又不許說是我說的,像這類的現象經常出現,我有一個說法就是在這一點上執政黨的有些行為是黑手黨化的行為。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東森入主台北巨蛋  盼促成台灣演藝界大團結
中國指南韓對北韓採取姑息政策令中國為難
台南縣長蘇煥智從歐衛事件看媒體
澳新唐人發佈會披露吳邦國訪澳採訪受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