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憲法可能夢斷法國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31日訊】(亞洲時報Pepe Escobar 撰文) 這會是另一次法國革命嗎?有可能,但這次的斷頭臺是投票箱,因為本週日法國全民公決的結果將決定《歐洲憲法條約》(以下簡稱歐憲)的命運。大部分民調都顯示,說「不」的法國民眾將贏。「是」或「不」已經將歐盟推入可能是其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

從東南亞到中東、從拉丁美洲到中國、從印度到俄羅斯,歐盟普遍被視為一個值得讚美與效仿的社會典範。使中國、印度或泰國人頗為費解的是,這樣一個關於未來歐洲和多極世界的重大決定怎麼可能受阻於法國內政 。況且法國還是戰後現代化歐洲的鑄造者之一。從極左翼到極右翼都有可能對歐盟憲法說「不」,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民眾對總統希拉克和總理拉法蘭(Jean-Pierre Raffarin)感到絕望。這使歐憲的反對者(以下稱反對派)視希拉克為肆無忌憚的新自由主義者-當前歐洲與其他大陸相比在社會民主、社會保障、工人權益、教育設施等方面都遙遙領先,而且還是美國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替代者,但希拉克是政治機會主義者,因此就推廣多極世界裏的強大統一的歐洲夢來說,他是最不可靠的人物。

長達482頁的英語版《歐洲憲法條約》分為4個主要部分,共有448條款,此外還有眾多附加條款。該憲法目前是法國無休止的激烈辯論的課題,但有關它的小冊子卻成了暢銷書。反對派堅稱歐法非但不能保留歐洲模式,相反,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舞臺上,它是歐洲自由貿易巨獸與美國競爭的藍圖。

法國反對派的主要理由是該憲法將會把歐洲建成「高度競爭(自由且不受限制)的市場經濟」,而這將導致歐洲爭取建立平等社會的努力付諸東流。反對派最不能接納的很可能是關於「共同安全與防衛政策」的第I-41條,它規定「該領域的義務與合作應該與北約(NATO)規定的義務一致」。這將意味著歐盟與北約生死相關地綁在一起,而美國正是通過這個工具控制了歐盟的外交政策。我們完全可以把該憲法解讀為歐盟與美國在全球舞臺扮演好警察與壞警察的角色。

歐憲與瓦解歐洲在布魯塞爾的舊體制沒有太大的關係。法國反對派的投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抗議投票,而不是一次反歐洲的投票。聯邦主義歐洲至少目前還不存在,其財政預算僅限於25個成員國GNP的1%。也就是說,法國高達10%的失業率並不是布魯塞爾的錯,而是法國自身的問題。瑞典通過一系列調整已經解決失業問題。因此歐憲的法國支援派(以下簡稱支援派)認為,歐洲的進一步聯邦化有利於創造就業機會和促進經濟發展。

大部分反對派反對的不是歐憲本身,而是社會不安全狀態,也就是說擔心「其他人」(貧窮的東歐工人)可能來富裕的西歐搶飯碗,比如波蘭水管工人來法國找工作。但大大出人意料的是,一直以來,東歐勞工並沒有向三個已經完全開放勞工市場的三個歐盟大國-英法德大舉進軍。法國的民族主義者和排外的右翼曾阻止其南部移民的進入,現在,民族主義左派又在未雨綢繆地抵制東歐移民。

法國人總是認為,作為一個「社會福利的歐洲」,社會標準應該總是向最高水準的工人權益保護、工資和福利邁進。英國則一直在避免這種趨勢。反對派認為歐盟憲法體現了一種將社會標準降低到最低水平的趨勢。

反對派認為歐盟憲法不利於法國已有的各種公共服務 -在法國,各種公共服務是高質量生活與社會團結的心臟。據說法國具有全世界最好的醫療體制,法國地鐵被視為效率的典範,四通八達的鐵路和郵政網、非常發達穩定的教育體制和異彩紛呈的文化生活都是法國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使得政府的調節(該體制中有益的部分)總是能夠彌補其他的缺憾。

執政精英策劃歐憲與整合的主要錯誤很大程度上是將政治進程與歐洲公民割裂開來。這導致民眾普遍認為只剩下自由市場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執政階層與民眾之間的分裂空前加深。當希拉克指出,向歐憲說「不」將意味著法國成為歐洲的「害群之馬」時,民眾大表贊同。

支援派與反對派各有理由。當美國人,如華盛頓特區的經濟趨勢基金會(Foundation on Economic Trends)總裁傑裏米·裏夫金(Jeremy Rifkin)讚揚這個歐洲夢想時,他談到了歐洲在安全、醫療、教育甚至科研方面的出類拔萃。這些與追趕美國並無多大關聯。反對派指出,歐洲優越的教育體制不能成為短期利益的犧牲品:這意味著歐洲不能把自己當作美國的替代者。支援派的一個核心論點是:一個強大的歐洲才能抗衡美國。耐人尋味的是,大部分美國政治家和媒體(新保守派除外)支援歐盟憲法 - 儘管他們對這麼多人想「抵抗美國的影響」感到不滿。

新自由主義不可避免地成為這場爭論的焦點。反對派稱,由草根運動和因特網推動的這場全民公決勝利將在整個歐洲掀起社會覺醒的浪潮。正如著名歌手迪倫(Bob Dylan)在「時代在改變」中所唱的,歐洲將找到赤裸裸的資本主義的替代者。這是一個理想化的想法。歐盟憲法的反對者正在努力向全世界推廣一個頗具吸引力的理想:現代社會不是一個任何東西都可以購買的大集市。他們從心底裏相信,在民眾的壓力下該憲法遭否決將導致一場大刀闊斧的歐盟變革:整個社會的和諧、普遍享受社會服務的權利;進步的工業政策、反對一切形式的新殖民主義、取消所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的債務和最終解散北約。難怪法國引以為傲的格言是 「自由、平等、博愛」。

雖然並沒有什麼正式的替代方案,但一些歐盟外交官向《亞洲時報在線》承認,確實存在一個由法理學家、外交官和智庫研究員推薦的替代計劃 - 萬一英國反對歐盟憲法,法德兩國還有一個秘密計劃。但另外24個歐盟國家仍然不相信:法國左派怎麼可能將法國前總統德斯坦(Valery Giscard d’Estaing)經過5年談判達成的條約全盤否定?歐洲輪值主席國 - 盧森堡公國的首相揚克爾(Jean-Claude Juncker)指出:「統一的歐洲終將出現,但當世界其他部分以歐洲為榜樣大踏步前進時,我們將會落後20年。」

德國總理施羅德(Gerhard Schroeder)和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Jose Rodriguez Zapatero)熱心地加入了支援歐盟憲法的運動。在法國反對派發起的運動中,歐洲半世紀以來的發動機 -法德聯盟(現在又加上了比利時和西班牙)將首當其衝,歐盟將淪為一個競爭狹隘利益的黃蜂窩,而這將證實盎格魯-撒克遜關於歐洲基本上就是一個大集市的說法。法德永遠一前一後地走在歐洲的前沿:其他國家都只有追趕的份。在否決歐憲後,法國將失去其在歐洲的先鋒地位。必須指出的是,歐洲半世紀前是以經濟共同體起步的,它不是一個政治聯盟(這同樣適用於未來的亞洲聯盟)。政治聯盟無疑將意味著一部數世紀長的戰爭史的重寫。因此歐憲頂多只是一個折衷,它也許漏洞百出 -但正如歐洲的政治和知識精英們從不倦於解釋的,它必須說明25個成員國豐富多彩的特徵。這意味著所有民族的一切都將被攤開來被隨意篩選。歐盟外交官向《亞洲時報在線》指出,經過這樣一場與25個國家相關的折衷後,在歐洲純粹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之間的這場公開戰中,已經沒有任何需要談判的東西,因為你不知道與誰談以及談什麼?

7月1日起英國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布萊爾首相將不得不處理歐憲被否決的後果。布魯塞爾的恐慌甚至導致法國選民要求2006年重新投票的謠言在傳播。荷蘭人可能也會在本週三的公決中說「不」。不過與法國的強烈反對形成的鮮明對比的是,荷蘭人更多的是漠不關心。荷蘭人覺得歐洲的事情從來不會與他們協商。他們擔心丟失主權 -迫使荷蘭重新考慮他們最先贊同墮胎和安樂死的前衛立場。荷蘭人甚至對歐元不滿,稱荷蘭盾對德國馬克貶值了。而且相當多的人擔心土耳其被歐盟這個由荷蘭、法國和丹麥的極右翼操縱的幽靈納入懷抱。

25個歐盟成員國中的10個目前正在就《歐盟憲法條約》舉行公投。只有西班牙已經在今年2月以42%的投票率完成此舉,但贊同者達到77%。所有25個成員國都必須批准這部歐盟憲法。甚至在歐元懷疑論的英國和丹麥等國開始投票前,法國與荷蘭的否決足以使其胎死腹中 。

合眾國怎麼樣?就像美國那樣,該憲法會導致出現歐洲合眾國嗎?絕對不會。這是在更深政治整合與保護民族國家權益之間的一種折衷。這就是為何它既可以被視作一個歐洲超國家組織的聲明,也可以被視為高效先進的歐盟的一部憲章。在25個成員國或者已經舉行或者將要就此舉行投票的情況下,布魯塞爾必須對法國的否決結果做出表態。否則正如支援派所說的,歐洲將陷入永久的癱瘓。

歐洲將就移民問題、政治避難政策、外貿、農業、漁業和環保等問題達成集體決議。國防、外交合稅收仍將是國家的特權。歐盟主席的權力將受到限制:他不會成為布希或希拉克。外交政策上有一個關鍵的「自由出入條款」(即允許成員國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加入或受其限制),這是英國強加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如果再碰到伊拉克戰爭這種情形,一個共同的歐盟政策將不可避免 -而不是像2003年那樣的四分五裂。對歐洲人來說,讓社會歐洲成為世界其他國家可以效仿的模式仍然是一個必要的夢想。誰希望自己的夢想破裂?波斯頓大學的歷史學教授曼甯(Roberta Manning)談到「布希的顧問們利用俄羅斯分裂歐洲是新保守派戰略的必要組成部分」,他指出:「統一的歐洲與民主的俄羅斯發展密切關係是新保守派計劃的潛在障礙。當今世界的真正問題是如何面對美國的衰退,與此同時處理好一個受意識形態驅使、生活在幻想世界並且不能接受中國與印度崛起(一個真正的歐盟不再受其政治操控就更不用說了)的美國領導層。」

德國著名的社會理論家哈貝馬斯(Jurgen Habermas)- 據說是繼法國哲學家德裏達(Jacques Derrida)之後最重要的哲學家-自然贊成「征服和教化資本主義」的觀點。他在接受《亞洲時報在線》採訪時指出,歐洲社會模式只能由一個政治上統一的歐洲來捍衛,而不是由市場來保護,「歐盟憲法至少有提供這種自由的好處」。哈貝馬斯認為,歐盟憲法遭否決並不意味著歐盟成員國的難以駕馭,而是這種「僵化和軟弱將正中新自由主義之下懷」。他說:「要反對把自由選舉與自由市場相提並論並有意以單邊主義或武力征服的方式向全球推銷其意識形態的霸道的新自由主義,歐洲必須學會用一個真正的聲音來澄清外交政策 - 歐洲憲法的失敗對布希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

這場熱烈的爭論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法國也有可能投票通過歐盟傚法,但可能性相對不大。一位巴黎的社論主筆表示:「不支援折衷是法國人的典型氣質」。任何人似乎都同意,歐盟應該更有效、更民主和更「合群」。《歐盟憲法條約》正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一步,但是這對憤怒的法國人來說是不夠的。1968年巴黎「5月風暴」學生革命的領導人、現年60歲的德國綠黨議員丹尼·柯恩·邦迪(Daniel Cohn Bendit)對此深感憂慮。雖然邦迪已經改變顏色 -成為歐盟的綠黨的領導人之一,他還是一樣的充滿熱情。他擔心法國對歐盟憲法的否決將成為一個純粹的經濟版或市場版歐洲形成的前奏。默多克(Rupert Murdoch)集團一定對此歡呼雀躍。諷刺的是,這次大選中關鍵的游離選民幾乎都是社會主義者或綠黨人士 - 「沒有人敢告訴他們我們生活在市場力量具有決定作用的世界」。那麼大部分歐洲人想要的是什麼?他們想要走一條歐洲道路 -在社會福利、通用的教育與醫療體制、遏制資本主義的惡性發展、提出公共利益的概念和可以在不向美國求援的情況下保護自己等方面皆是如此。作為一意孤行將聯合國拋在一邊的單邊主義美國的一個替代權力,歐盟作為一個政治力量的崛起已經迫在眉睫。

法國為歐洲帶來第一個也幾乎是最激烈的民眾革命;巴黎公社;德萊弗斯案件是對敵視猶太人一次引人注目的抨擊;1968年的「5月風暴」是所有大罷工之母;文明世俗主義最原始的藍圖。現在,它也許又將給我們一個如何實現歐盟真正夢想的民主教訓。(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德副財長:法國公投拒絕歐憲不至損及歐元
法國前總理喬斯班呼籲民眾支持歐盟憲法
法國公投可能拒絕歐憲  歐元將連五週走貶
法國歐憲公投將影響國內政治和歐盟政治願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