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EBT心臟健檢成企業家 預防猝死檢查利器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四日電)一項統計結果顯示,透過心臟專科醫師的判讀,3D立體動態電子束掃描儀(EBT)可以取代心導管,吸引許多人自掏腰包做檢查,其中不少是毫無症狀卻可能猝死的企業家,因為親眼看到心血鈣化,嚇到戒菸或改吃健康餐。

台灣敏盛醫院今天發表統計顯示,參加EBT健檢的一百七十一位個案中,有高達一百一十六人,被檢出冠狀動脈有明顯鈣化斑塊或軟斑塊,也有一位冠狀動脈硬化服藥治療的案例經由徹底檢查,發現心血管根本沒事。敏盛EBT中心主任陳清淵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有八十位受檢者,之前並沒有胸痛、心絞痛等任何症狀,還 有人是登山好手或運動健將,結果血管卻有鈣化或軟斑 塊,其中有八個人決定接受開心手術或心導管手術。

他說,其他檢查如斷層掃描、磁振造影、正子攝影、超音波、心電圖等,不是無法避免心臟跳動的偽影,就是無法測得心血管實況,心導管檢查則有侵入性,有 些人明知該檢查心臟,一聽到做導管就打退堂鼓,如今 他們可以選擇EBT,和心導管檢查結果有九成五吻合。

亞洲只有三台EBT,台灣唯一的一台在敏盛,據院方表示,有病患自國外專程前來,目前EBT定位為高級心臟健檢的主力儀器,一個檢查套餐是六萬元,但並非每年都需做全套,一般來說,發現了問題,即轉入健保體系治療或個案追蹤即可。

陳清淵說,這些貴客的健康影響公司股價,他們得知心臟檢查結果不妙,有的毅然戒菸,有的複檢前都刻意飲食清淡。他也忠告,不要過度倚賴時下的地瓜健康風潮,因為地瓜吃多了,三酸甘油酯會升高。

在病例中,黃先生夫婦是台灣某知名集團總裁夫婦的好友,兩人都五十歲出頭,事業有成,自認為身體不錯,在做完全套EBT檢查後,先生發現心血管嚴重阻塞,黃太太如同晴天霹靂,經由心導管檢查再次確認無誤,最後黃先生鼓起勇氣接受心臟手術,解除猝死危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