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發院議價 被疑賤賣黨產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寓中╱台北報導〕在刻意低調處理的氛圍下,國民黨昨天上午在中投公司進行國發院土地標售第二次投開標作業,結果只有一家公司投標,因投標金額低於底價而流標。這次投開標作業事前僅在一家平面媒體的週六、日刊載二公分寬、五公分長的廣告,且未載明投開標地點,啟人疑竇。

據了解,這家公司投標金額遠低於底價,國民黨在二次流標後竟宣布,要和這家公司「優先議價」,引發工會強烈質疑是為特定對象量身定做、賤賣掏空黨產。

國民黨工會幹部表示,黨中央曾承諾黨產優先處理員工退休退職,不但從未兌現,國發院還可能遭到五鬼搬運,被賤賣掏空,員工權益毫無保障。

為了自救,工會幹部已有共識,訂五月十七日召開理事會,議決向台北市勞工局提起勞資爭議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工會將召集會員大會,正式發起「罷工」,罷工時間就是七月十六日黨主席選舉投開票日,藉此癱瘓主席改選,要現任主席連戰留任到兌現承諾為止。

國發院土地標售案,國民黨在四月十九日進行第一次投開標作業,投開標地點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時間、地點及開標現場都開放媒體採訪,結果因無人投標以流標收場。

面對外界的強烈質疑,國民黨第二次投開標作業低調進行,四月二十三日國民黨在工商時報公告第二次標售,刊登公告位置在報紙分類廣告的左下方最角落,大小只有二公分寬、五公分長,登報時間只有週六、週日兩天,刊登的投標須知,標售土地面積一樣,但從二十八筆變成三十一筆,領標時間至五月五日止,投開標時間是五月六日上午十一時,離譜的是,整個公告竟然沒有投開標的「地點」。

由於媒體之前盛傳第二次投開標時間是五月五日,當天下午媒體向國民黨行政管理委員會查證,行管會財產室暗示媒體當天已開標但仍然流標,行管會主委張哲琛面對媒體詢問第二次投標情形及正確時間,一概以「我不曉得」回應,行管會副主委林永瑞則是不接媒體電話。

在刻意誤導媒體後,國民黨昨天上午低調在中投公司進行國發院土地標售第二次投開標作業,據了解,有五到六家業者前往現場觀望,結果只有一家業者進入投標會議室,將新台幣二億元的押標金和標單裝在一個信封中投標,張哲琛在開標後將標單給考紀會、行管會極少數人過目,隨即當場宣布,因投標金額低於底價而流標,在二次流標後,張哲琛表示下次將進行議價。

據了解,投標者是一位近四十歲的女性,在開標後還當場詢問是否可以議價,張哲琛在開標後明確表示,投標的公司有優先議價權,張哲琛不願公開投標公司、投標金額及底價相關資料,但據了解,投標金額不但遠低於底價,更不到公告現值五十二億元的八成,在這種情況下投標公司還擁有優先議價權,業者及政府相關單位都表示「聞所未聞」、「太離譜了!」

——————————————————————————–

焦點評論╱連家事都搞不好 奢談天下事

自由時報記者王寓中╱特稿

頂著國民黨主席的光環,連戰卸任主席前的中國行好不風光,但在風光下,國民黨內從黨產處理到員工精實方案的執行,卻不見改善且衰敗依舊。身為國民黨的大家長,連戰如果連「家事」都處理不好,連黨內員工福祉都沒有辦法照顧,試問要如何說服外界相信,國民黨有能力為全民福祉謀福利?

國民黨產處理,外界關注的是社會的公平正義,對黨工而言,黨產處理則是退休、退職的保障,但以國發院土地標售案觀察,國民黨處理方式,既不顧社會觀瞻,也不理員工關切。

國民黨處理國發院土地,固然擔心外界干擾,但國發院土地標售和中投、華夏出脫最大的不同在於,華夏、中投的買賣牽涉商場交易的秘密協定,不能公開,但國發院土地卻是不折不扣的「公開」標售,如果連「公開」的程序都還要偷偷摸摸,那「不公開」的怎麼處理,外界能沒有更大的疑慮嗎?

尤有甚者,每次標售黨產,國民黨都聲稱有鑑價小組,有審核小組,但小組成員、鑑價經過、底價訂定、稽核程序等,從不公開,國發院土地標售,投開標現場見到的都是行管會自己人,考紀會人員到場被疑為充當橡皮圖章,在沒有監督、沒有制衡的情況下,國民黨公平、公正喊得再大聲,能釋眾惑嗎?

連戰在卸任前風光造訪中國,回來後還要出「實錄」在黨史上留名,面對黨主席改選,權位者只在乎連戰要不要連任、改選誰會當選、會不會影響國代、縣市長選戰,但最重要的黨產交接和與黨產處理休戚相關的員工退休、退職權益保障,卻不見有人聞問。

每次處理黨產,落袋為安,國民黨都聲稱是為了員工,但拚命處理,員工薪水一樣遲發。行管會主委張哲琛年初才說薪水遲發情形要逐步恢復正常,結果二月拖到年後的二十四日,三月、四月都是月底最後一天才發,四月薪水,有些縣市基層黨工到五月初才領到。如此,叫人怎麼相信賣黨產是為了照顧黨工?

連戰返國,不論頂著多少光環,都只關係他個人,民調的上升,也只是暫時。如果黨產處理依然得不到外界的信任,如果黨工的士氣、尊嚴持續低落且最終真被迫走上「罷工」決裂一途,連戰訪中的個人光彩恐怕遮掩不住變賣黨產的罵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