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弘達:談談「自由」

——紀念「六四」十六周年

吳弘達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1日訊】自由是人應有的各項權利中最基本的一項。

如果人沒有自由,何以談民主、何以談改革?

臺灣兩千三百萬人享有高度的自由,包括言論、結社、旅居、信仰等等方面。臺灣今天的民主不甚完善,它正在實踐中、改革中、變化中,正在一步又一步地提高之中。因為這是一個高度自由的社會,所以我們對完善臺灣的民主寄予厚望。

在中國共產黨統治下,人們從來不允許談自由,也從來不可以要求自由。從思想上,共產黨要求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每個人的頭腦”。1949年奪取政權後,共產黨毀滅了一切宗教,壓制各種信仰,大規模地摧毀文化,篡改歷史及控制教育。在控制人的思想這方面的成就共產黨首屈一指。誰敢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思想自由”?!

從政治上,共產黨通過一黨專制制度,自上而下嚴密控制,以“階級及階級鬥爭”的理論不斷進行黨內黨外的清洗和鎮壓,以1957年反右運動為例,開始公開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然後“陽謀”殲滅五十五萬占了全國五分之一的知識人士,全國由此進入了“失語”時代。除了幾個政治花瓶黨還有一大堆共產黨週邊組織(婦女聯合會、共青團、工會, 最近還添了人權協會)外,從來沒有一個不受共產黨控制的組織。在這方面稍有不遜者,“勞改”伺候。誰敢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自組政黨與社團的自由?!

從經濟上,長期以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無人有一寸土地,無人有一片薄瓦,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農村依靠黨幹部給劃的工分存活;城市裏的人所有工作機會及收入只有來自政府,每月領取糧票糊口。黨的幹部以效忠程度來取得晉升的機會,每一階層有不同的特權及生活待遇。效忠程度越高,時間越長,待遇越高。在共產黨政權下從來沒有免費午餐的。這種全民所有制的極權制度是任何專制制度無法與之攀比的。有誰聽說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九十年代之前)農民可以進城謀生、城鎮居民不是從政府那裏得到飯碗的?!一個老闆的天下,求人給飯碗的社會中會有多少有獨立人格的人?

從文化上,迄今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曾有非政府的報紙、電臺、電視臺、出版社嗎?全中國從小學到大學的教材都來自哪里?當今中國大陸時興指責日本人篡改歷史,可知北京當局出的歷史書中篡改有多少?毛澤東時期是一個“失語”的時代,自毛死後成為一個“失憶”的時代。誰聽說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近五十年來出了大師型的藝術家、畫家、作家?沒有了獨立人格怎麼能稱為知識份子?

共產黨統治下雖不可談自由,卻常常把民主掛在嘴邊並寫在文件中,叫做“社會主義民主”,或曰“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毛澤東說只有人民可以享受民主,敵人只有被專政,沒有資格享受民主。人民或敵人是誰呢?由“領導”決定。連地位至尊僅次於毛澤東的劉少奇一夜之間也不受共產黨憲法保護成為敵人而失去民主權利了。共產黨嘴裏的民主,有多少內容不需人們分解的,其實在中國的歷史傳統及文化意識中從來沒有“民主”這一說。幾千年來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之下,哪有民主?按照字面解釋,民主的含義可以簡單地說人民做主人。可是,中國自有史記載以來,哪有人民做主這一說?到了上個世紀共產黨建立了皇朝,有了口頭上及紙面的“人民是主人”一說,實際上從來是“領導說了算”。中國幾千年來的實踐給“民主”二字另一種解釋,就是給人民找一個“好主子”。請看看過去和現在的戲曲、小說、文藝方面的內容幾乎全是怎樣推崇“好主子”、或者革了“壞主子”的命,自己當新“主子”的動人事蹟。

近百年膾炙人口的兩個“民主運動”,一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另一個是1989年的“天安門運動”。前者是以民主及科學為訴求,猛烈反對“孔家店”和反對舊傳統。這個運動的核心是愛國主義。而1989年的天安門運動也是基於愛國之心,提出擁護共產黨,要共產黨同意反貪污反腐敗,在共產黨體制下實行民主。方勵之曾提出要求學生入黨、從黨內改造開始,劉賓雁提出的是“第二種忠誠”。在共產黨的體制內進行改革是這個運動的主流,與今天共產黨提出的二十一世紀“和平崛起”可以說是一脈相承。愛國主義的思想、行動與自由及民主不能說絕對沒關聯,但兩者之間有很大的距離。

這兩個民主運動都沒有提出以“自由”為中心的目標。1919年的五四運動對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不妥協地抗爭,雖然發生了鎮壓事件,但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獨立的知識份子,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89年的天安門運動規模一時浩大,但既沒有成熟的政治領袖,也沒有對自由、民主深刻認同的意識。學生們下跪、流淚,或哀求也沒有搏得專制政權的同情,坦克照樣無情碾壓。1919年的運動產生的狂熱愛國主義催生了一個共產主義式的專制政權;1989年的運動來得快,去得也快,運動中三個湖南人矛頭直指歷史禍首毛澤東的行為,標誌了人們必須認識到改變政治及歷史的關鍵是什麼,但他們不但遭到專制政府的殘酷迫害,同時也不被自以為是民主先鋒的學生領袖們認同。萬人矚目的天安門民主女神像,實際上是美國自由女神的翻版,但她卻被稱為民主女神,而不是自由女神。

如果人有了政治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如果人有了對社會對政府對時局有表達不同意見的自由,如果人有了選擇職業及升學的自由,如果人有了不受恐懼迫害的自由……那時,再談民主還不晚。更完善的民主社會將給人更廣闊的自由。

作者為中國資訊中心發行人

──轉載自《觀察》網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吳弘達:風向在變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