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最低稅負制要成功 說帖是關鍵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十一日電)稅改第一炮最低稅負制在各界殷殷期盼下,最重要的稅基、稅率與哪些對象可能被「鎖定」等詳細內容可望在下週揭曉。不過,要推行一個政策,如同副總統呂秀蓮所說,應該給個強而有力的「說帖」,讓「數字」說話,最低稅負制才有成功的機會。

自從財政部長林全表示,個人綜合所得稅應納入最低稅負的範圍後,學者專家都予以高度肯定,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說,這是個正確的方向。因為台灣是兩稅合一制,如果只課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最後可在個人綜所稅的部分抵免掉,將難以達到實質效果。不但政府財政沒得到「裡子」,企業也因配合營所稅最低稅負,還賺了「面子」。

政府既然要實施比較複雜的個人最低稅負,尤其與納稅義務人切身相關,屆時稅基、稅率與適用對象,甚至產生的成果,恐怕都會被放在顯微鏡下,用高倍數檢驗。

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曾巨威認為,財政部應該提供更多資訊,就如之前林全曾指全台灣所得最高的四十人,有八人沒繳稅。他說,若財政部要把最低稅負正式端出來,就得提供更多佐證資訊;最好讓數字、統計說話。就像日前呂副總統在與民進黨籍立委座談時強調,政府應該提出說帖,讓人民了解稅制改革刻不容緩。

曾巨威指出,美國當年開始實施最低稅負的背景,也是因為發現竟有 155名超高所得者,完全沒繳聯邦稅,引起全國輿論嘩然,進而開始擬定相關政策。財政部接下來就是要提出更多佐證,讓大家支持最低稅負的稅基與稅率等內容。

稅基方面,他說,如果最低稅負的中心思想、目的是針對那些使用過度減免,導致稅繳的很少,或甚至沒繳稅的有錢人,要矯正之間的差距問題,如此稅基的挑選很簡單,就是那些被有錢人利用最多的減免工具。

根據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資料,過去這種極少數人用來減免極大金額的工具,第一名是捐贈土地節稅,但自從去年財政部發佈解釋令將這個方式排除後,目前第一名是林全之前所提到的實物捐贈。全台前四十名高所得者的總所得為兩百七十多億元,僅捐贈就佔一百八十億元。

曾巨威認為,就如捐贈這個稅基若要納入最低稅負,肯定有受人信服的數據,但其他稅基除非很難獲得資料,例如海外所得,否則,財政部都應一致「讓數字說話」,才能讓人心服口服,更有正當性。

林向愷進一步指出,財政部最好將稅基範圍盡量擴大,不要怕麻煩。像韓國一樣,如此比較不至於在詳細內容公布後,發生被質疑為何挑這個、不挑那個課稅的問題。他說,如果稅基廣一點,稅率就可以相對低一些,如此適用對象該繳的金額可能稍低一點,反彈可能會比較小。

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韓國最低稅負的稅率為現行最高稅率36%的 4折,也就是14%左右,但稅基完全不設限,非常寬廣。美國則是最高稅率的一半,也就是 20%左右。

稅率部分,曾巨威還是強調「說帖」的重要,他認為,如果林全屬意所謂的「替代式」最低稅負,理論上就是與現行稅制平行的一種方式,與現行稅制差距可以稍低一些,但不能過大。如果大家認為適用 40%稅率的人就是有錢人,屆時最低稅負的稅率和目前適用 40%的人的有效稅率,就不能差距太遠。

適用對象的選擇也一樣,曾巨威說,如果目前適用40% 稅率的人所得淨額是 372萬元,那最低稅負也應以372 萬元為門檻。他認為,如果財政部擔心反彈過大,把適用對象範圍縮得過小,成效將不大,不但失去最低稅負的意義,也會遭到質疑。況且,推動這麼努力,若成果很小,豈非殺雞用牛刀?

他相信財政部推行政策的同時,如果「說帖」準備充足,最低稅負絕對有機會成功,因為數百萬的一般納稅義務人一定會大力支持。就算有錢人,只要過去沒有過份避稅,也不會有問題,剩下的少數人若還要強力反對,恐怕整個社會也不會允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