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主動出招 揭穿中國偽善面具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忠榮╱特稿)v中國的貨運機隊還在萌芽階段,無論是規模、實力、水準都無法和台灣相抗衡,所以中國一直對「貨運包機」來個相應不理,現在政府再度向兩岸貨運包機叩關,其背後的策略,不無逼中國露出馬腳的用意。

因為,中國如果對台灣所提的貨運包機有善意具體回應,台灣即可順勢打開兩岸機會之窗,趁機在兩岸貨運包機上獲取台灣最大利益。

中國若仍是裝襲作啞,台灣正好向國際說明中國過去贈送熊貓、擴大台灣農產品進口,甚至邀訪連宋,只是對台的統戰策略,正好藉貨運包機反將中國一軍。

從九十二年10月政府即公布貨運包機的政策,但中國心知肚明,大陸還在招兵買馬的貨運機隊,實力遠差台灣一截,因而對貨運包機始終不作回應,只挑些對台灣沒有實益的「客運包機」拚命促銷。

過去政府的貨運包機採取「緩步推進」政策,包括「單向、經停港澳」,但現在政府則有另項思考,因為政府若要以貨運包機逼出中國的真面目,絕對不能再採取單向、中停的模式,否則不容易取得更有說服力的有利地位。

3月中國通過反分裂法之後,國際情勢一度對台灣相當有利,但中國邀訪連宋、農業統戰、熊貓統戰等對台攻勢,確實一定程度地干擾國際社會對兩岸的視聽,誤以為中國的確表達對台灣的善意。

政府為了避免壓力再回到台灣這一邊,有必要再出招扭轉態勢,至少要讓國際社會看清楚,中國對台灣不具善意的實際狀況,而貨運包機對台灣最為有利,對大陸也有利,中國若再拒絕回應,那麼兩岸情勢的無從緩解,中國就必須負最大責任,這是政府的策略性政策宣示,台灣出招之後,等著中國接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