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七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6月17日訊】

**輝瑞擬以19億美元收購Vicuron
全球最大的藥廠美商輝瑞製藥,決定以總金額19億美元,每股 29.1美元,高達84%的溢價,收購美國的生技業者Vicuron。由於輝瑞在2010 年之前,將有 4種包括抗生素在內的配方專利到期,未來將面對小型藥廠低價仿製品的競爭壓力;而Vicuron擁有抗生素的配方專利,研發已久的黴菌療程,也即將核准上市。業界認為,這項交易絕對划算,但是輝瑞的出價太過昂貴。

**惠普新執行長將整頓行銷業務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報導,惠普電腦新任執行長赫德,在本週宣佈將分割個人電腦和印表機事業之後,接下來將整頓公司的行銷策略。赫德希望行銷團隊專注在特定產品的銷售,放棄以前用套裝方式銷售產品的策略,以達到降低成本,並且因應來自戴爾電腦和印表機大廠利盟的競爭。另外為了撙節成本支出,赫德也計劃進行裁員。

**奧多比第二季獲利成長37%
全球最大的繪圖軟體製造商奧多比表示,由於銷售創新高,因此第二季的營收達到4.96億美元,成長21%,獲利1.5億美元,成長了37%,每股盈餘29美分。公司也預估,本季的銷售金額為4.7到4.9億美元,每股盈餘將介於25至27美分。

**OPEC再次提高生產配額
OPEC在15日表示,今年下半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將超過預期,為了滿足市場需要,同意提高原油的生產配額,這是OPEC一年來第5次提高生產配額。由於OPEC的產能已經接近上限,全球各大煉油廠也缺乏增產的能力,加上不屬於OPEC成員的最大產油國俄羅斯,未來的產量成長可能減緩,因此原油供應仍然無法樂觀看待。

**歐洲紡品業矛頭轉向印度
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在中國同意減緩部分紡織品對歐洲的出口後,歐洲紡織品業者要求歐盟,暫停實施提供印度等開發中國家,紡織品關稅降低五分之一的優惠,這項優惠已經從4月延宕到7月。聯盟貿易專員曼德森指出,歐盟的保護主義浪潮高漲,他敦促各國決策者應該協助勞工適應全球的經濟整合,以因應亞洲地區日益增加的競爭壓力。

**英官:路華員工可至Tesco應徵
英國衛報轉述英國少年兒童暨家庭福利部長赫姬的談話,她建議路華集團的失業勞工,應該把握零售巨擘特易購招募新血的機會,盡快回歸職場。她認為特易購在英國中部的大賣場即將開幕,而且距離路華車廠並不太遠,可以多加考慮。不過運輸業者認為,這種說法是不了解挽救英國汽車工業的重要性,也不尊重車廠勞工的專業。赫姬則表示,這只是善意提醒,並不是在推卸政府的責任。

**北美半導體設備訂貨出貨額雙墜
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發佈,5月份北美地區的半導體設備訂貨金額為10.3億美元,比4月成長2.7%,不過比去年同期減少34%。5月份的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也下降到今年的最低水準。

**巴黎航空展接單 空客與波音較勁
第46屆巴黎航空展預計展覽一週。法國空中客車因為接獲印度與拉丁美洲的多筆新訂單,到第4天共獲得261架,總值293億美元的訂單,幾乎是美國波音公司的1倍;波音則得到146架,總值152億美元的訂單。波音公司認為,空中客車的訂單,絕大多數都只是意向書,所以波音今年的實際接單,肯定會超過空中客車。

**中國考慮放寬上市公司規定
根據香港英文虎報報導,中國證監會官員童道馳表示,證監會將考慮放寬上市公司的規定,並且取消申請上市的公司,在上市之前必須連續三年獲利的條件。他認為,只要投資人得到充分的企業資訊,就是對股東的保障。不過市場人士表示,如果中國取消了企業上市前三年必須獲利的條件,恐怕會讓投資人對中國的股市退避三舍,信心喪失。

**中國吉利否認購併英國路華汽車
有報導指出,中國最大的民間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公司,正在進行和英國路華汽車洽談併購的事宜,已經遭到吉利汽車公司的否認。吉利汽車表示,公司的確在多年前曾經和英國路華汽車接觸,但是因為路華轉向上海汽車洽談合作,而使得雙方合作的計劃喊停。

**美中化解紡品爭端有待努力
美國和中國紡織品的爭端,牽涉問題比歐洲複雜,因為美國政府在雙赤字的壓力之下,希望中國開放更多的市場,並且對紡織品出口自我限制,同時讓人民幣升值,藉此解決貿易失衡的問題。但是又要避免影響到美國在中國的投資,以及中國向美國採購原物料的意願。而中國因為國際熱錢預期人民幣會升值,流入超過1千300億元人民幣,如果人民幣升值,導致熱錢流出,中國經濟將會受到衝擊,這是中國政府所最擔心的,所以要找到雙方的平衡點並不容易。

**香港5月企業破產聲明件數下降
根據香港破產署發表的資料指出,香港今年前5個月,在提出破產聲明的累計件數上,比去年同期減少26.8%,只有4千54件。而最後宣告破產的件數,則減少了38.4%,僅4千230件,雙雙出現了最近4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深圳玩具出口5年來首現負增長
中國大陸玩具出口的主要地區深圳,今年1月到5月累計出口玩具為4.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1%,是從2001年以來,第一次出現負增長。造成出口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大幅上升,壓縮企業利潤空間,所以企業生產的意願降低,另外,由於近年來環保和安全的問題,使得中國玩具的出口受到限制。

**新加坡大舉投資印度
新加坡企業看好印度市場的潛力,所以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和新電信等紛紛前往印度投資,而新加坡星展銀行也決定以8千700萬新元,收購印度朱拉曼達南投資與金融公司37.5%的股權,進軍印度的金融市場。根據瞭解,這家公司在印度總共有120個營業據點,主要從事汽車貸款業務,也提供股票和房地產融資,為印度上市公司,主要股東為印度財團穆魯卡巴,目前擁有55%的股權,完成收購之後,雙方分別持有這家金融公司37.5%的股權,並列為第一大股東。

**日本上修4月領先指數
根據日本內閣府經濟社會綜合研究所發表,日本4月景氣動的修正報告指出,景氣現況的同步指數從初值的44.4%上修到50.0%,正好介於景氣好跟壞的臨界點,至於領先指數也從25.0%上修到31.8%,顯示未來日本經濟成長速度可能放緩。而在落後指數方面則仍然維持75.0%的水準。

**亞央行分散外匯準備料不損美債
根據經濟專家表示,亞洲中央銀行分散手中美元外匯準備的投資規模,將不足以衝擊美國資產下跌。因為目前亞太國家中央銀行持有美元的外匯準備高達2.5兆美元,占全球外匯準備3.78兆美元的三分之二,所以美國的市場規模非常龐大,是全球唯一足夠吸納全球中央銀行交易的市場,而且流通性極佳,因此亞太國家能夠分散外匯資產的比重,實在太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五月二十三日全球財經要聞
五月二十四日全球財經要聞
五月二十五日全球財經要聞
五月二十六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