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機構:中國大氣污染嚴重波及日本

標籤:

【大紀元6月18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十八日專電)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分析報告指出,中國由於經濟持續發展,大氣污染物之一的二氧化氮(NO2)濃度增至一九九O年代中期的一點五倍以上,是日本自一九九O年代以來,造成光化學煙霧現象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物濃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每日新聞」今天報導,這個日本研究機構從一九九六年起開始利用衛星畫面影像分析東亞的二氧化氮濃度的變化而獲得這項研究結果,中國從未公佈大氣污染物的濃度,這是中國大氣污染嚴重實態首次為外界所知。

研究分析指出,包括北京和上海的中國華北平原地區,冬天的大氣中,一九九六年時,每平方公里NO2的平均濃度推算是約六點八公斤,二OO二年增至十點九公斤,增加率是年平均百分之八。中國在二OO三年的能源消費量是一九九O年的一點五倍以上。

相對地,東京在一九七O年的光化學氧化劑濃度是0.034ppm,後來由於對汽車排氣的管制,一九八九年降至0.017ppm,但是,隨後開始升高,二OO三年達0.026 ppm,二OO二年,全國四十七個都道府縣近半數的二十三個總共發佈一百八十四天的「光化學濃度警報」。

調查指出,日本國內的光化學氧化劑濃度以外的大氣污染物都一直在減少,若是由於汽車排氣引起的話,其他污染物也應增加,未出現這種情形顯示出,造成光化學濃度升高的污染物可能來自外國。

報告指出,二氧化氮在大氣中只要一天左右就被分解,不致於從中國到達日本,但是造成光化學濃度升高的臭氧等大氣污染物則需兩周至兩個月才可加以分解。

研究機構人士指出,中國的二氧化氮和臭氧都不斷增加,對日本已造成了影響,大氣的越境污染已成為各國的共同問題,有必要以全球性規模的合作來因應。(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污染日趨嚴重
鄭義:京都議定書和中國的火電廠建設計劃
立委嚴批中國污染導致嚴重酸雨台灣買單
李強訪問期間 新西蘭紀錄片揭中共祕密滲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